第644章 请客,斩首,收下当狗(2/2)
而此举,正中文官们的下怀,因为他们已经开始进入了第二阶段,污名化。
从宣德后期开始,一直到正统中期,大明的勋贵,或者说武勋们,日子可谓过的凄苦。
英国公张辅家就不多说了,让喜宁一个太监给欺负到了头上。
宁阳侯陈懋被人弹劾失律以致寇乱,取敌军所遗老弱,冒功求赏,被革除爵位。
武定侯郭英死后,他家两脉争爵案。
再加上后来的土木堡之败,勋贵中能抗鼎的中坚力量几乎全军覆没。
后面又有石亨被定了个谋逆之罪。
渐渐的,大明的勋贵们的形象不再是为国立有功勋,全都摇身一变,成了目无法纪,僭越而行的叛逆之徒。
再往后到了弘治年间,张鹤龄、张延龄兄弟俩是彻底的将勋贵这个招牌,给打落进了泥土里,彻底形成了一个为非作歹的刻板印象。
请客,斩首,收下当狗。
文官们玩这一套,那是相当的驾轻就熟。
而如今,面对着皇帝信重武将,这师爷又将这办法给搬了出来。
“赏,重重有赏。”
从袖子中摸出一枚银元宝,放在师爷的手上,魏广微又开口问道。
“你说,今天我和黄克瓒在礼部争吵的内容,是不是传了出去?”
“那肯定啊。”
喜滋滋的收下五两重的银元宝,师爷肯定的点了点头。
“我觉得恩公那道奏章的内容,也可以传出去。”
“能吗?”
闻言,魏广微怀疑的看着师爷。
“我可是提议,给那个满桂都封爵的,这要是传出去还不得人人喊打?”
“我那日不是说了吗?那个满桂作战勇猛,悍不畏死,为大军先驱。寻人在市面上给他吹捧一番,不就行了吗?”
笑呵呵的看着魏广微,师爷提醒道。
“也只有给这个满桂封爵,其他的人才能知道您想要做什么不是?”
“嗯。”
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魏广微示意师爷去做,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魏广微伸手拿起茶壶又给自己倒上了一杯茶水,吹了吹水面后,叹了口气。
背后耍弄这种小手段他也是不愿意的。
但是以现在大明的官场,要是真让他去做事儿,他又没那个能力。
他还是怀念万历年间,那个科举登科后,先熬翰林院,再熬詹士府,然后一步步的进入内阁,执掌天下的时代。
而此时的京城之中,不知有多少同这魏广微一般,怀念着旧日时光的遗老遗少们。
为此,当前脚有黄克瓒闹了一番礼部衙门,后脚就传出了魏广微封赏奏章后,京城刚刚因为锦衣卫烧人祠堂被皇帝强行按下的舆论,又荡起了一番涟漪。
而在舆论发酵之时,南苑里,听完了小太监念完的记录,朱由校忍不住开口询问。
“就没发生什么更刺激的?”
闻言,小太监立马弯腰道。
“所有事情奴婢都是如实记录,不敢添油加醋。”
“那你就先回去吧。”
点了点头,朱由校示意刘时敏给了赏钱后,向后靠在了椅子上。
对于历史上的魏广微这个权力熏心,先和魏忠贤勾搭在一起,后又因为一些事情被魏忠贤抛弃的人,朱由校并不满意。
这是一个可以为了权力伏身和太监勾搭,但却不是一个能够为了利益背叛自己阶级的人,礼部放在这样的一个人手上,并不能让人很放心。
背锅可以,但让他主持教育系统还是想多了。
“你说着黄克瓒怎么没在礼部大闹一场呢。”
拿着小太监记录黄克瓒和魏广微争吵的全程记录,看完后朱由校叹了口气,将之丢到了桌子上。
“大闹一场,朕不就有理由对礼部和兵部的权责进行调整了么。”
听着皇帝的呢喃,刘时敏翻了个白眼。
这希望朝臣搁衙门里闹事儿的皇帝,他可真的是听都没听说过。
“皇爷,有消息传回来了。”
就在此时,魏忠贤手中拿着两本奏章,急匆匆的跑进了皇帝的书房,将奏章放在桌案上后,他脸色严肃的道。
“启奏皇爷,丁修的奏章和他令人带回来的袁阁老的奏章,松江徐家被他们给抄了,而且祠堂也的确是被烧了。”
“真烧了啊?”
脸上闪过一丝高兴,朱由校拿过了魏忠贤放下的奏章。
对于徐阶,这个前大明的首辅,朱由校是一丁点儿的好感都没有。
将胡宗宪逼死狱中,为官几年,就霸占了松江及周边的大量田亩,这样一个贪官,若不是胡宗宪在张居正时期已经平反,而清算这种几十年前的贪污案又不太现实,他早就想将之刨坟鞭尸了。
首先翻开袁世振的奏章看了几眼,朱由校的眉头就不由的皱了起来。
抄徐家的决定,是袁世振下的,而他这么做的理由是,江苏的乱民背后有徐家的影子,但是他的证据却是相当的勉强。
徐家故意在给雇佣的佃户加租,以逼反百姓。
这种理由放到朝堂之上,根本就难以服众。
放下袁世振的奏章,朱由校又翻开了丁修的奏章看了起来。
相比于袁世振只是简单解释了一下他令人抄了徐家的事情,丁修的奏章就要详细的多,也要更加的通俗易懂。
“阻拦朝廷乡官,打砸官店官铺。”
“嘿,这徐家还真威风啊。”
看完了丁修的奏报,朱由校不由的撇了撇嘴,这南直隶的世家大族们做事儿还真的是讲究。
居然还会搞个白手套出来。
丁修带人查阻拦朝廷官员的案子,每次都是眼瞅着要抓到上级,线索就断了。
明知道是徐家人在背后搞鬼,但就是抓不到徐家的把柄。
最终也是彻底的惹急了袁世振,直接就动手将徐家给抄了,才算是找出来几个干脏活的人,他正亲自压着北上京城。
丁修都不敢在南京提审犯人!
“大伴,你将亲自将这两本奏章送去内阁,让毕阁老亲自保管。”
将奏章递给魏忠贤,朱由校看着对方强调到。
“告诉毕师,丁修没有将犯人押回京城之前,除了他谁都不许看里面的内容。”
“奴婢明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