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朱由校:我船呢?(1/2)
“七艘船!七艘!”
“那么大的一支船队,就这么没了!”
“谁能告诉朕,朕的船呢?”
手中拿着天津知府李邦华的奏报,朱由校满脸不解的看着堂种的六部尚书。
本在五天前就该抵达天津的船队至今还没消息,连个帆板都没见到。
船呢?
“启奏陛下,海上风大浪高,海船迷航乃是常有之事,宝船如今虽已经失去音信十日之久,但也不代表就是失了事。”
对于那七艘船上到底装的是什么,在场众人心知肚明。
那是钱粮,对于大明来说非常重要的钱粮。
在一众大佬督促的目光下,跟船走过一次,也算是有航海经验的李之藻只能硬着头皮上前一步开口道。
“而且,我大明前往济州岛的船皆是海用的两万料之船,不太可能轻易翻覆,臣觉得,或许过几月就会有消息了。”
说这话的时候,李之藻非常的忐忑。
他说今天到南海子奏事,这工部尚书徐光启怎么突然将他给拉上了。
合着是拉他来顶锅的。
“晦气。”
听到李之藻的解释,朱由校强压着心中的不爽。
起运的帐本早就由快船送到了京城,让他好是高兴了几天,结果现在煮熟的鸭子没影了。
挥手示意李之藻平身,从刘时敏的手中接过茶杯,对着李之藻道。
“经纬度的事情,工部、锦衣卫、钦天监要尽快测量,这次海船在海上不知道漂到哪里的事情可以暂且放下,但是等到日后海上的船多了,这种事情肯定还会发生。”
“不说是在海上失事,就算是迷航了,我大明的船队也要有能够在测量经纬度的情况下,明白自己身处何处,向何方航行才能回到大明的能力。”
“臣明白。”
不待李之藻回声,徐光启就抢先开口道。
“经纬度之事事关重大,臣一定竭尽所能,让我大明的船队可以走的更远。”
“臣相信将来的有一天,我大明可以重现永乐盛世,宝船舰队可以再次起航。”
“徐尚书有志气!”
听到徐光启这话,朱由校赞叹一声。
“我大明当年也是强大过的,但是因为某些行同秦桧之奸贼,卖国失土,又停了下西洋之事,朕在将来一定要重起下西洋。”
说着,朱由校看向徐光启问道。
“下西洋首先就需要宝船,但我大明如今是没有能力再造出宝船来,很多事情都要重头做起,天津港那边的船厂,工部派人过去整合一番,专门为朝廷建造海船。”
“臣遵旨。”
对皇帝拱了拱手,徐光启应声道。
“臣一定令人遍寻民间能工巧匠,争取早日造出宝船。”
“。。。”
虚着眼睛看着和皇帝一应一和的徐光启,毕自严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大明的官船厂现在是个什么情况,那天津知府李邦华可是早就在信里说清楚了。
你俩可真的是一个敢吹一个敢信。
还造宝船。
能造出不漏水的三桅船只都算是本事大了。
杨嗣昌手下的那支船队里的大船可都是从民间买来的。
没办法,大明朝廷不给力,无法给朝廷的官方造船厂提供充足的物资供应,这就导致官厂时常需要到民间采买。
而采购这种事情,后世的人都知道,他容易被人卡脖子。
别看天津新建的海船厂和曾今的北清河船厂都是官厂,还有太监坐镇,但时常就会陷入缺少物料停工的窘境。
不过,对于这件事情毕自严却没有反对。
产业需要调整,工部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这个事情。
“启奏陛下,这是上月的天津的巡阅奏报。”
待徐光启重新坐下,毕自严手中拿着一道奏章,看着皇帝朗声道。
“北直隶天津府御史刘有源奏。”
“臣巡阅天津府六村四镇,访贫苦百姓七十四户,港口壮丁三十一人,天津城中富户七户,商人四户,工坊九处,呈此奏报。”
“臣所访之地,有壮丁一万七千六百人,有农夫一万四千人,工人两千九百人,鳏寡者两百二十人,无业游民甚少。”
“臣在天津盐场所见,过一千壮丁忙于盐田之上,所获甚多,乃善政也。”
“。。。”
“现天津府境内,国泰民安,农人忙于耕作,妇人忙于纺织,匠人忙于生产,无动乱之忧。”
“嗯,这个刘有源是个能做事的,他的这份这份巡阅奏报不错。”
听毕自严念完了手中的奏章,朱由校点了点头,夸奖道。
“他有没有去过他说的那些地方我们都不知道,但他能报一个数字上来却是极好的。”
“不像是有的御史,让出去巡阅地方,结果一个月就巡阅出四个字,海晏河清。”
“此为李邦华治下有功,刘有源勤勉所致,臣为陛下贺。”
闻言,毕自严看着皇帝赞了一声,而后开口道。
“现在天津卫百姓都有生计之业,臣觉得,这迁民之事,是不是能从河南先开始?”
“河南,河南怎么了?”
听到毕自严的话,朱由校皱了皱眉头问道。
“河南巡抚张我续清丈田亩无力,让到河南巡阅的御史送了一封奏章进京。”
从袖中拿出一本奏章递给已经过来的小太监,毕自严就不再开口,等皇帝看奏本。
“。。。哦,朕的那些个亲戚的问题啊。”
翻开奏本看了几眼,朱由校就将张我续的奏本合了起来。
这本奏章很简单,诉苦的。
大明河南别的没有,就藩王多。
开封府的周王、徽王,南阳府的唐王,卫辉府的汝王、潞王,河南府(洛阳)的福王、伊王,汝宁府的秀王、崇王。
一个省塞进去了九个王。
张我续只是简单的想要清丈一下河南的田亩,结果他派出去的那些个衙役连人地头都到不了,就让人给堵了回去。
河南府境内的田亩,大半都被诡寄在了诸多藩王的名下。
而前去丈量的官吏衙役,一下乡就总能撞上几个拿着铁牌来的宗室子弟,对这些人他们是不敢打,不敢骂,只能好好的哄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