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宋朝大官人 >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宦官之议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宦官之议(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一问仙机[修真] 我家爱豆的马甲又掉了 病态阴鸷!京圈大佬被宠成小哭包 娱乐圈女魔头失忆了 炼器师重生 和顶流搭档后,我们假戏真做了 红楼:黛玉长姐不好当 小豆蔻 冷王的爱妃 我的民宿红遍阴阳两界

深宫之中,宴会散去之后,这里还是千年不变的重垣叠锁,御沟流叶。内侍省,便是明清的太监二十四衙门和敬事房。这内侍一般来说指的是太监,可同时也指一些不是太监的随身武将、卫士,后逐渐成为宦官的专用名词。

宋初置内侍省,太监的权力很低,仅仅掌拱侍殿中、备洒扫之职、役使杂品者。换句话说,这个时候太监就是个搬桌子扫地的,就算他们动了歪心思,也翻不起多大浪头,最多向外面的官索要钱财。

但在太宗时,内侍省名存实亡,分为黄门班院、入内内侍班院,两院分立。

由“省”变为“班院”,这其实是将宦官的地位进一步降低了。内侍省是国家机构,与尚书省、中书省这些同用“省”,班院则只能算部委下辖了。

宦官由贵入贱,这是太宗想要将内廷的宦官与外朝的大臣,彻底割裂开来,厌烦内侍与外臣有染。其实也由此可见,宋太宗继位,应当是依靠了太监的力量,才“烛影斧声”,让太祖暴毙了。

毕竟太祖黄袍加身,就削武将兵权,怕的是自己重蹈覆辙,太宗降低太监地位,不也是怕重蹈覆辙?

到了真宗时期,将入内内侍班院,提升为入内内侍省,又将内东门司并入其中。内侍省实则只掌握黄门班院,称为前省,入内内侍省掌入内内侍班院,称为后省。

何为入内?就是真正进入天子核心生活区域的宦官。总的来说,入内内侍省,才是宦官中最厉害的,内侍省黄门班院,依旧只是打杂扫地搬桌子……

从地理位置来看,也足见入内内侍省的地位。入内内侍省与太子东宫邻近,并到入内内侍省的“内东门司”,离枢密院和政事堂也只隔了一条街。

赵祯继位之后,孤儿寡母秉政,想要对抗强势的大臣,就得将他们的权削掉,交给太监,也就是入内内侍省手上。

入内内侍省中,又有诸多机构,其中又以内东门司和御药院最为倚重。御药院是给皇帝配药的,这个药不是治病的药,而是修仙的药。宋代崇道,皇帝大多喜欢服用仙丹。肯吃你配的药,这自然是十分信任的了。

像皇帝通过翰林学士绕过政事堂下达旨意,这其中就是御药院的宦官在递交书信。不止如此,外朝送来的奏折,也是由御药院来分类,甚至还可以誉写。大臣想要见天子,也是御药院的在安排顺序。可以说国家机密,御药院基本都知道。

而内东门司,则是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宦官机构。皇帝赐给臣子密折专奏之权,这密折就是由内东门司转交。这内东门司,就是皇帝与外界传递消息的秘密或者私人通道。刘娥垂帘听政的时候,重用宦官,内东门司在她手里权柄变得愈加重了。

王中正现居入内内侍省都知,乃是宦官之中权柄最重的。可他的位子也不是稳如泰山,底下内东门司、内侍省都不是他的人。唯独御药院的御药供奉,乃是他手底下的人,这人叫王进玉,原姓不是王,拜王中正做干爹,这才信了王。

此刻,王中正看着眼前那个年轻点的太监,叹气道:“真是信了你的邪,咱家与陈知应关系这般好,你却去这么安排宴席座位,你这眼睛挖了喂狗算了。”

王进玉扑通跪下道:“干爹,我以为陈初六这么就没授官,上次到了宫里,好消息还和赵官家在崇政殿西厢里吵了起来,故而……”

王中正冷笑道:“你以为陈初六这就要被冷落了?真是白教了你这么多年!你可知道,那天在崇政殿西厢里,赵官家扑在陈初六怀里痛哭流涕。赵官家就是在太后面前,在咱家面前,也未曾这样失态,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女尊:没有龙王命,偏有龙王病 庆余年之范家嫡长子 红楼:朕贵为天子,开后宫怎么了 重生42血染逃荒路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我成为权臣死遁后,皇上黑化了 我男异能废柴,绑定女神枪系统? 斩神:开局执掌命运,加入假面 大学生创业,这不是有手就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