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惊醒(2/2)
慢慢的姜言的心态平和了,看东西不再考虑它值多少钱,只考虑自己是否喜欢。这样一来整个人都轻松了,反而真正找到了收藏的乐趣,学习起来也事半功倍,进步非常快。
牛爷说完就打开了上面裹着的报纸,等报纸打开之后,姜言就看到了一个两尺高的一个精致的瓶。
“柱子这卤肉真地道啊!”牛爷尝了尝何雨柱卤出来的牛肉和猪头肉竖起大拇指。
看到牛爷拒绝姜言直接就开口道:“牛爷,没别的意思,过年了给你加一个下酒菜,您就的着,要不就落我脸了。”
喝了尽兴之后,牛爷借助这青海水白纹龙扁瓶告诉姜言如何鉴赏瓷器,什么是官窑和民窑,青、斗彩、五彩都是什么区别,jdz、龙泉窑、耀州窑等等窑口都有什么特点,胎体、釉色、画工为啥有那么大的不同……
“牛爷,喜欢就行,这东西,您得着。”姜言说完这一句话之后把放在自己身边的一个卤肉礼盒拿起来递给牛爷。
“哟!这话是怎么说的,我这连吃带拿可不好,咱们四九城没有这规矩。”
“又,爷们,来早了啊!”正在姜言他们听小酒馆里面的人聊天打屁的时候,牛爷抱了一个用报纸包着的东西走了进来,看到姜言之后笑着打了一个招呼。
听到牛爷这样说,姜言又认真的看了看这瓶子,说不喜欢那是假的,后世这宣德炉都啥价钱了,这玩意价值也不会低。
“行,您既然这样说那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牛爷乐呵呵的接过来姜言递过来的卤肉礼盒,并把它放在了一边。
徐慧珍嘱咐了在记录的孔出纳一句之后就去打酒。
喝了几口酒,牛爷指着自己带过来的东西,“爷们,我这老大儿子托您的福,有了工作,如今也说了媳妇,这马上要办事,手里钱不凑手,今天找您来想转给你一件东西。”
徐慧珍也没推辞,直接接过来就何雨柱递过来的东西。
“牛爷来了,快坐,柱子给牛爷倒酒。”
老李叫李昌和,熟了之后何大清叫他昌叔或者李爷,叫什么关键看场合,有外人就叫李爷,两人单独相处的时候就叫昌叔儿。他比何大清年龄大将近二十岁,叫声叔也理所应当。
听到姜言这话,牛爷是相当的感动,不过这老头依旧倔强的坚持把这东西转给姜言,姜言感觉这八十块钱确实少了,坚持要加一点,结果就出现了有意思的一幕,买的人坚持加钱,卖的人坚持不要,这情况倒是把坐在那里的何雨柱他们看的目瞪口呆。
书画在古玩行被称作软片子,在古玩古董市场自古至今都是价值最高的门类,也是水最深的门类,自古就有专门仿作赝品的传统。鉴赏绘画书法需要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文化知识,尤其古代书画,没有文化你连是谁画的都不一定认得出来,所以要想收藏书画,最好还是多读点书。
不过近代书画这会儿价值不高,因为这些画家如今都还活着呢,所以不是古玩,最多算是当代绘画精品。像齐白石、徐悲鸿、李苦禅、张大千、李可染、潘天寿……这些在几十年后熠熠生辉的大家的作品,这会儿随便在哪都能买到,也不值多少钱,由此姜言可是收了不少。
有了名师,加上自己也认真学习钻研,逐渐有所进步,起码不再是一个棒槌了。他现在对收藏的出发点已经改变了,学习深入以后,他现在开始慢慢喜欢上这些东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