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低调的公益事业(1/2)
第321章 低调的公益事业
后世,有不少明星自己搞公益的,有些是真的有这个爱心,有些就是凑热闹,还有些则纯粹是为了圈钱,弄得良莠不齐的,出了不少的事情。
明星搞公益真的非常麻烦,光捐钱,你不知道这里面水有多深,自己进去搞,那水深得能把你淹死。
其实,公益不好搞并不仅仅是华夏如此,而是全世界都如此,这是由其根本性质决定的。
所有的公益事业大都是非盈利机构执行的,其中的大部分还是私人运营的,并没有什么规范和法律对这些公益基金有强制性的要求。
这种组织结构强烈地依赖于个人的道德素养,而不是社会的监督,和法律的制裁,更非水到渠成般的自然规律。
这是一种和正常社会运转方式相左的行为,这种完全依靠道德的行为逻辑使得它几乎不可能长期自主运转,最终陷入各种人为的灾难几乎是必然的。
在王旭看来,世界上最好的公益事业只有两个,一个是改善华夏基础教育的希望工程,另一个则是改变华夏底层人民生活环境的精准扶贫。
前者是由政府主导的公益事业,后者则根本就是一种政府行为,这是只有华夏才可能出现的公益模式,也偏偏只有这两个,真正地成功了。
这两者都是从根本上去改变一些人的命运的行为,是真正的授人以渔的长期工程。
九十年代的时候,一千万是什么概念呢,大概可以盖50所希望小学,或者为20万小同学提供一年的学费。
报纸们自然要盛赞这种义举,无论香江还是内地,传统思想的熏陶之下,办教育那都是行善积德的大好事,更何况这种惠及底层大众的方式。
如果王霏也和普通捐赠者一样一对一帮助,那每年收到的汇报信都能装一卡车。
什么,这还算低调?当然算啊,她捐千万都没搞任何仪式,也没亲自露面,只是委托经纪人前往捐赠,人家看数额巨大通知记者,很合理吧。
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堤高于岸,浪催的收入排在最前面,王霏也只能规规矩矩的交税。
王旭是真的特别喜欢那张照片,不说其公益属性,仅仅这张照片本身就是不可多的人像摄影的佳作。
现在对外的口径,王旭就是华夏推出来扛旗的青年科学家,但也就是青年科学家,还是搞基础物理的。
不过她的收入主要在香江,自然由香江的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倒是用不着王旭操心。
一般的公益都是治标,而希望工程,却是真正意义上的治本,这才是王旭对这一公益事业最为看重的地方。
最多兼职搞搞文化产业,那简直就是纯洁无瑕小白,人畜无害小绵羊。
在华夏所有的公益项目之中,希望工程应该说是做得最好的一个,同时也是口碑最好的一个。
投资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百年大计,一所小学,是切切实实对一个地区本质上的提升。别说乡村了,就是城市里,一所小学都能带来房价的提升呢。
这是王旭和王霏商量过后得到的一致结论,不为别的,就为那双渴求知识的眼睛。
希望工程是前两年才正式开始实施的,以一张大眼睛的照片成功出圈,各大电视台,和报社纷纷转载报道,不知道震撼到了多少有良知的华夏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