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寻著心思捐官(2/2)
“是是是,”
赖大的腰弯得更低了,
“刘公公明察秋毫,我们二奶奶记掛著公公上次的关照,今日特命小的来,想为府上的宝”
“急什么?”
刘太监嘴角那抹笑忽地加深了些,像冰面上化开一丝温吞的涟漪,打断赖大磕磕巴巴的陈述,目光移开,掠过宫门外鳞次櫛比的店铺、熙攘的街市,最终落在一处掛著“香满楼”幌子的二层酒肆上,那幌子在微湿的晨风里轻轻晃动。
“天大的事儿,也犯不上在风口里说。”
他轻轻頷首,下巴朝著酒肆的方向微抬,
“你家二奶奶,可还在老地方谈?”
“是,刘公公,我家奶奶正在那等著呢,”
眼见著赖大,把怀中的拜帖拿了出来,刘公公眼神一亮,小心接了过去,看著印戳,却也没错,是荣国府的印记,却不知道,这一回,荣国府老太君,想给谁谋个官身;
“行吧,前头带路,说来也是,杂家可是好久没有见过二奶奶了。”
“公公这边请著。”
赖大扶著刘公公上了马车,而后赶紧给来旺使了眼色,赶著马车,就去了东街口的酒楼院子停下,刚一停稳,二人就手忙脚乱的把人搀扶下来,被簇拥著朝香满楼方向不紧不慢地踱去,背影从容。
等几人上了二楼包间。
最里面的一处偏房,乃是翠竹轩,此处僻静,窗外正是宫墙斜侧的一片绿意,枝叶沙沙间,那巍峨的红墙金瓦便时隱时现。
来旺小心地推开雕门扇,刘公公缓步踱入,房內,临窗一张八仙桌,两把太师椅,布置得甚是清雅舒適,桌上早已备好一个紫檀木的大食盒,揭开盖子,丝丝缕缕甜腻的香气裊裊上升,乃是姚记商铺新出灶的八珍蜜饯,顺带著放著四碟小菜,还有江南上好的一壶清酒。
桌子一旁,正是早就等候多时的王熙凤,起身道了万福,
“哎呀,早等晚等,可把刘公公等来了,平儿,上茶,”
王熙凤一身宝蓝緙丝牡丹通袖云纹长褂,衬著底下石榴红百褶绸裙,髮髻上插著一支赤金累丝凤釵,凤口衔著珍珠流苏,耳垂上是沉甸甸的白玉滴珠坠。
这一身的富贵,也让刘公公眼前一亮,不愧是荣国府的二奶奶,这气度,京城里的夫人们,可没几个有的;
“好,早见到,晚见到,不如来得巧,你啊,来的正是时候,这几日,內务府那边,给了不少条子,正好杂家没事,司礼监那边,就把一些不紧要的位子,就给了杂家留下,没想到,喜鹊鸣叫,就这样见到你了,瞧瞧,这一身打扮,杂家都喜欢啊。”
刘太监走到桌前,抬手捏了一块糕点入嘴,满意点点头,这姚记商號的铺子,是越做越大了,
“瞧您说的,整个京城,谁不知道公公的恩情,话说回来,有时候见不到,不等於下一回见不到,凑巧的时候,这日子还得过不是。”
陪著坐下以后,从衣袖中露出几张银票,放在桌上推了过去,刘公公端起茶抿上一口,另一只手,则是伸过去摸过来轻飘飘地展开半截,那是两张云海钱庄的大通票,不多不少,正好六百两银子,指尖在那清晰的红印上轻轻摩挲了一下,眼角流露出一点近乎饜足的意味,隨即面无表情地將庄票重新塞回袖中暗袋。
“哎呀,还是二奶奶敞亮,话还没说,这就把银子先送过来,杂家都说二奶奶是个能担事的,一点不假。”
刘太监那笑意真诚又世故,带著长袖善舞的玲瓏气息,显得有些意味深长在里面。
“看刘公公说的,我一个妇道人家,哪有什么担子要挑,倒是今日能请公公来此,也是小女子荣幸,不知道刘公公今个,可算是能休息了。”
眼看著外面伺候的人,端著酒菜入內,不一会,满满一桌宴席摆好,更显得屋里热闹,刘公公眯著眼,目光却像被磁石吸住一般,在王熙凤那雍容的身段上缓缓巡睃了一圈。
“哟,二奶奶这气色,可真是菩萨见了也要惊动三分啊。”
刘太监喉间滚动,端著酒盅咪上一口,瞬间酒香味透入全身,
“可不敢当著公公面说这些,都是人老珠黄了,还请公公尝一尝这些菜,都是公公喜爱的。”
王熙凤早已把筷子递了过去,桌上的菜品,还都是按照以往的老规矩点的,都是上好珍饈,刘公公也不客气,接过筷子,就吃了几口,確实入味;
“好,味道还是那个味道,倒是有些事,已经物是人非了,既然二奶奶心诚,那就请二奶奶说说,这一回找杂家,可是想著什么?”
刘太监呵呵一笑,身子朝前微微倾了倾,那圆润而毫无血色的脸,在晨光里如同涂了一层薄蜡,话也没敢说满,这京城的事,不到最后一刻,永远是有变故的。
“事也不多,荣国府那边,老太君可时常记掛刘公公的好,说来也巧,这一回,还不是宝玉进学的事,恰逢园子明年春就要修好了,娘娘要是回府省亲,可这一回恩科落榜,面子多有掛落,所以瞅著机会,给宝玉捐个一官半职,不就行了。”
王熙凤笑吟吟的端起小火者刚沏上来的雨前龙井,杯盖与碗沿轻轻摩擦,发出细碎悦耳的刮瓷声,就把这一杯茶,往前推了推,刘公公顿时心中明了,隔著一层氤氳的白雾,意味深长地望定王熙凤。
“原来就是这些小事,娘娘们日夜辛劳,为的也是圣意、国事……不过嘛,”
话锋微顿,抿了一口茶水,喉结不引人注意地动了一下,隨即压低了声音,带著一种心照不宣的瞭然,无非是捐官要实缺;
“主子们的心思在朝堂天下,我们这些奴才,自该为主子分忧的地方不能含糊。”
这番话弯弯绕绕,意思却在“分忧”二字上点得明白。
王熙凤的眼角微微一喜,笑意更加浓稠,
“刘公公说的,正是这话理!蒙得天家恩惠,只盼能寻个稳妥法子。”
“此事好办,不知二奶奶想捐个什么品级的官,实缺想去哪里?”
刘太监的目光在那王熙凤面目瞧上一眼,
“可叫公公知道,这一回啊,宝玉那边想去兵马司任职,连带著薛家那边的薛蟠兄弟,一块过去,也好有个照应。”
王熙凤赶紧回话,顺带著,还把薛家的事一併给说了,刘公公忽然那有些愣神,这薛家,莫不是江南金陵城来的薛家,好似是洛云侯的姻亲,
“兵马司,京畿重地,虽说品级不高,顶戴也有六品,那捐的官就需要五品顶戴了,”
刘公公慢悠悠地说,轻轻放下茶盏,手指在温热的碗壁上轻轻敲击著,仿佛在谈论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可就是这些有点清閒的职位,胜在脚踏实京畿,管著九城巡捕、火禁、缉盗、清道……实打实的『实缺』,又不用远离圣驾。紧要时能在御前露个脸儿,不紧要时嘛,银子自然也是流水般地过手。”
忽然停下话音,看向王熙凤,眼中精光一闪,刘公公笑了笑,往前靠了一下,
“二奶奶来的也是好机会,这不,昨儿刚空出两个缺儿来,一个巡检的位子,一个是主簿的位子都是六品顶子。”
王熙凤的心猛地一跳,面上却越发笑得如春风化雨,丹凤眼里闪著笑意。
“阿弥陀佛!这不正是瞌睡递枕头么!宝兄弟那个性子,也就在这京城地界看著安心,府上老太太最是记掛著他,若是一日不见,恐怕饭都会吃不香的,至於薛家姨妈那儿,您老也都听说,蟠兄弟也到了做事的时候,就等个正经营生呢!但不知这安置的法子,怎么说。”
问到点子上了,捐官有捐官规矩,刘太监拿起青盖碗,用碗盖撇了撇浮在上面的两片翠绿茶叶,眼神落在晃动的茶水里,显出几分刻意的思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