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国潮1980 > 第610章 恰逢其时

第610章 恰逢其时(2/2)

目录
好书推荐: 你又通关了?! 东京:我的超能力每周刷新 冷血总裁的小情人 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我的女仆机器人 我娘子天下第一 大牌上司,小秘不敢惹 末世之无敌电蚊拍 飞越泡沫时代 《迷失真心》(百合H)

实事求是的说,对于这个没有网络的时代而言,信息的传播速度实在太慢了。

但也因为这个,信息才分外宝贵,具有很高的价值。

宁卫民如今能搞清楚这个消息,已经着实不错了。

非但不晚,而且还得说很走运,恰逢其时才对。

为什么?

原因是明摆着的,就因为1984年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关键转折点。

因为这一年是我国在改革开放阶段,劳动力开始大迁徙的起始之年!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一直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制的户籍制度。

尤其1958年以后,由于国家物资紧缺,粮油副食开始实行配给制,按户口领取。

那么这种情况下,农民就是进了城,也没法生存。

但到了1984年却不一样了。

由于连年丰收,我们不缺粮了。

不但城市的粮油政策因此放开了,同时农村也出现了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所以国家才会出台文件,鼓励农村个体工商户自理口粮到城镇摆摊设点。

甚至对于有条件的,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还可以在城里开店经营。

这就等于是说,如同清朝雍正皇帝推行“摊丁入亩”一样。

共和国就此给了农村劳动力以自由,城市面向农村打开了大门。

农民从绝对无法进城的“红灯阶段”,开始跨越到可以有条件进城的“黄灯阶段”。

这就意味着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对于农民不再是禁区,必然会形成滚滚人流的迁徙大潮。

京城作为首都,也一定会迎来人口大爆炸。

许多来自乡村的手工业者,小商小贩,还有无数从异乡而来的民间资本会接踵而至。

这些人带着异域风情的美食、文化、习俗、方言,注定将会加速改变京城的风貌,让京城的民生内容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丰富。

人口红利也会对促进经济逐渐展现出其莫大的威力。

这是所有民营资本应该为之狂喜的发令枪,进城淘金的大时代就此开始了!

那么自不必说,完全可以预计到,大量人口一涌入城市,最先撬动的必然是房地产的价格。

因为人来了,落地生根是最现实的需求。

除了吃,就是要住。

开买卖,做生意,更需要房子当营业场所。

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那房价、房租怎么可能不涨呢?

何况外地人进京,人地两生,就是餐桌上的肥肉。

而“欺生”又是生意人的惯招,大可以漫天要价。

作为投机者,宁卫民当然是最清楚一个需求暴涨的房地产市场会出现什么情况。

他估摸就比现在晚上个一年半载的吧,这些房虫子就懒得再搭理京城人了,肯定是专做外地商人的生意。

到那个时候,他要再敛房,付出的代价可就大了。

至少得比现在翻几个跟头。

所以说呀,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他居然能赶在外地人进城前,知道了公房交易里的门道。

这岂不是他赶在点儿上了?能说不是运气嘛!

这不,就在魏主任替他忙和验房给钱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往换房站跑了。

还别说,他所了解到的情况真不错。

这时候在换房站找房的人几乎都是工薪阶层,普通老百姓。

要么因为住房紧张,要么因为闹家庭纠纷急于找房单过,要么因为结婚等房……

反正都是些刚性的正常需求。

一句话,因为需求方财力有限,所以就导致到了房子的整体交易行情低迷。

一套一居室,不过三四千块。

两居室差不多是五六千。

三居因为少见,要高一些,得万八千的。

而这还是单元房呢,要是筒子楼或简易楼,价码还得往下再走走。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后,她们抢着给娃当妈 从嫌疑人开始的密教人生 难產夜,渣总向白月光求婚 说好星空爽游,开局无期什么鬼 请公主称父皇! 婚前当宝婚后草,离婚不伺候了 八零:她过分野! 半岛:我的恋爱日志 吸血姬假装被催眠?我也跟着演! 你和秘书天生一对,到我婚宴跪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