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思想才是军队的灵魂,标准化(1/2)
第423章 思想才是军队的灵魂,标准化
军校制度?
军校是什么?
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军校应该就是军人的学堂。
类似于他们在朝天宫中训练的样子。
可是,军校的意义在哪,又如何选拔人才?
这些问题,对于朱樉而言,十分费解。
“其实殿下等人如今在常将军,徐将军等人手下训练,就是军校的雏形,贫道本没想到这件事,上次跟徐将军聊天的时候,才灵光一闪……
练兵术的普及,本质意义上是因为军队将领的训练水平参差不齐,没有标准!
而普及一个相对高的标准,可以提升整体军队的训练水平!
而这种制度,也许可以更进一步,将人才吸纳也变得标准化!
考虑到军队的属性与文臣集团不同,一刀切的武举,并不见得适合军校制度!
练兵术练的是兵,
所谓军校,是培养军官之地,也是君王给军队灌注思想之地……
以标准化的训练模式,培养出合格的胚子,再送到战场上历练!”
“父皇一直防备着勋贵的权利太大,还想要削弱他们的权力!
“标儿,你怎么看?”
张异第一次跟他提起标准这件事,还是在浙江工厂的时候。
虽然信息破碎,可是朱樉已经决定,必须和父皇说一说!
二人从早上,一直聊到下午。
所谓流言的力量,也是思想的力量。
用思想武装军队,前提是皇帝的思想能控制底层的军官,而他也必须给军官们提供一条相对公平的晋升之路!
观音奴心心念念的淋浴房,也被整合在内!
朱标似乎知道老朱想要说什么,先一步把这句话说出来。
朱元璋很久没有那种因为张异产生的挫败感了,自己设计的许多东西,都因为那小子预见的未来而否定。
反正是自己出钱,张异干脆画了一张整个道观的改造图。
可如果细想起来,他鼓动常遇春写下练兵法,又将练兵法推广到军队中……
不过有一句话,却让朕如醍醐灌顶……”
一个是她自己的闺房,里边居然还整合了火炉和卫生间……
画一张平面图并不难,不过是,张异已经画好。
这些年来,锦衣卫暗暗投资的酒楼,书局,茶馆……
观音奴也发现了张异,目光在她身后那辆马车上看了一眼。
“那小子提的军校的提议,可以参考,但不成熟!
严格来说,家国的概念对于古人而言,都是很奢侈的想法。
“他这是不把朕的钱当钱是吧?”
老朱无声点头。
为君之道,首重平衡。
老朱看得眉头皱起,相比起张异以前的提议,关于军校,军队的问题,明显是张异并不熟悉的领域。
忠君爱国……”
这个发现让她对张异的好感又低了几分。
除了关于思想改造这件事,让皇帝很是心动之外。
尤其是关于思想教育的问题。
朱元璋将密奏交给朱标,朱标认真阅览。
只是最后一个房间,她看不出用处。
另外一件事,也是朱元璋很在意的事情,张异提出来一个概念,是以前他也提过,但老朱并不在意的名词。
长期以往,皇帝其实也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
但张异给朱樉讲了大概的原理之后,依然让朱樉大受震撼。
她看着那房子,颇为信息。
朱樉听得喜庆激动,恨不得将张异赶出去,他要用笔记录下来。
用勋贵集团来对抗文官集团这件事,正是老朱的设计之一。
如果有一种选拔的机制,可以将优秀的底层将领提拔上来,重新训练,教育!
这些人名义上就是皇帝的门生,皇帝给他们前途,他们给予皇帝忠诚!
这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削弱将军们的手中的影响力。
张异摇头道:
“不一样!
就如贫道说举荐制度的问题,举荐上来的人才,贤不贤不说,首先他们忠诚于谁,是个问题!
“这是做什么的?”
等过几天,朱元璋收到从锦衣卫手里转过来的设计图,气得吹胡子瞪眼。
想来父皇一定没想过,原来这些勋贵不但不会成为祸害,而且他们还如此无能……”
可是张异话语背后的深意,却容不得朱元璋不小心对待。
但张异给出来的指引,也说明了指望勋贵集团去对抗文官集团,是多么不现实。
张异并不指望家天下的封建王朝,能有什么先进思想指导军队。
将部分低阶军官的培养,放在所谓的军校之中,君王就是名义上的校长……
这些人,就如科举一样,他们也算是天子门生,而不是某个将领提拔上来的人。
可他的想法,对于朱樉而言,也算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这老家伙,真的就是翻脸无情呀!”
通过这些地方散布出来的言论,让朱元璋逐渐看到了效果。
在大明朝,其实许多人不知道。
当时老朱只让这件事一笑而过。
“张家弟弟提醒二弟警戒勋贵的问题,那代表,未来勋贵肯定出了问题……”
说起分开,张异开心的笑容,让观音奴感觉有些不适。
朱元璋有些郁闷,他很想知道自己为什么错了?
或者说,错成什么样了?
“回头,朕还是得出宫去,问问这个问题!”
等张异一走,朱樉马上关门,开始回想张异说过的话,他学者锦衣卫的记录方式,将事情客观的记录下来。
能将思想教育融入其中的只有一人,而那支军队,也在后世称为令人闻风丧胆的铁军。
父子二人太了解张异了。
张异话音刚落,观音奴瞬间满脸通红。
毕竟他从跟徐达聊天到产生这个想法,也只经过一段很短的时间。
而按照张异的设想,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思想教育!
或者说,除了忠君爱国,皇帝并不曾真正对军队施加影响。
锦衣卫的水军部门,一直在构建。
“瞧我……”
关于君权和相权的斗争,其实无非也是思想之争。
她也知道张异乃是她的救命恩人,对自己并无亏待之处,只是好像自己只有恶脸相向,才能稍微安心一些。
普通的老百姓,对于改朝换代,并不敏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