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谁当宰相,老丈人见女婿(1/2)
第405章 谁当宰相,老丈人见女婿
洪武二年的那场刺杀,是朝廷中许多人心知肚明,皇帝却偏偏抹去的记忆。
可不提,不等于皇帝已经忘记了这件事
他两年他将观音奴放在清心观,打的也是同样的主意。
抓老鼠,朱元璋有足够的耐心,将阴暗处的鱼一个个钓出来。
“你弟弟他们随着年岁增长,迟早会去宫外生活,朕不把应天打扫得干净一些,若是几年前发生在朕身上的事情,发生在你们身上怎么办?
用观音奴当钓饵,应该能钓上来一些鱼!
从目前毛骧他们报告的情况来看,也锁定了一些人!”
朱元璋轻描淡写的说着,洪武二年那场风波,他杀了不少人,其中有冤屈的,肯定也有不少漏网之鱼。
只是经过那场风波,不管有没有漏网之鱼,那些人肯定也会藏得非常深了。
老朱不可能打破规则,去冤杀百姓,可是并不妨碍他,用观音奴钓鱼。
清心观,就是朱元璋选择的钓鱼场所。
似乎除了他们三个,其他人也没有了。
这种得罪人的问题,可不好回答。
徐达小声提醒朱元璋。
老朱有心算无心的话,可以查到许多东西。
另外一边,皇帝把徐达叫进宫里,随口聊到李善长。
徐达想了一下说:
朱标愣住,他不明白父皇口中的刺激,是什么意思?
“清心观的事情朕就不管了?”
“朕让人去劝降王保保,又被打回来了?”
朕在他和汪广洋两个人上,考虑了许久……”
两个宰相,也方便朱元璋制衡。
刚进后院,他就听到有人诵念药王经的声音,声音轻灵动听,不用想一定是自己家丫头的。
再让他来当,也不合适。
“去见见他吧,朕有些事也想通过你问问……”
可如今文武分治,中书省已经是一个纯粹的行政机构,管的就是帝国的内政。
他并不认同父皇为了招揽王保保做出来的退让。
毛骧看出朱元璋的犹豫,小心试探。
“国事为重!”
朱标:……
每一个试图靠近清心观的人,都被追查。
朱元璋大喊一声,让太监搬过来一把椅子,让李善长坐下。
老朱非要逼着徐达表个态,徐达低头沉思了一会,说:
“那臣还是举荐汪广洋,他是陛下的老下属,也是功勋之一,在过去他也给陛下立下赫赫功劳,虽然因为懒政被陛下流放!
但臣跟遇春有过书信往来,他说在浙江,汪广洋做得还不错。
“不管?”
“他这身体状态,哪怕朕给他找最好的御医,也养不住……
班师回朝之后。
他小心翼翼的样子,让朱元璋十分满意。
“李先生,做不久了!”
“李先生,你身体要是不适,可告假在家休息……”
“你的能力不错,陛下也很欣赏你!
只是,汪广洋那边,比你更有优势!
你记住一件事,夹紧尾巴做人,最近别惹出什么事,尤其是陛下不高兴的事!”
朱元璋是真想招降此人,可是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也不免气馁。
如今李善长退休的话,中书省一人独大的日子就过去了。
“陛下,如果现在收网,咱们也能抓到不少人!”
因为朝中没有职务,也被解了兵权,他直接回家。
朱元璋将问题丢给徐达,徐达苦笑。
他不想在朱元璋面前表现得如此软弱,可身体不由人。
让臣举荐大臣,一来也不客观,二来臣也确实不知道……”
真正有双相的日子,反而不多。
如果名节有损,观音奴以后……
常遇春性子急,所以直接问出口,可有很多人虽然不满,却将想法放在心里。
“你记得照顾下我那个傻弟弟就是……”
朱元璋赐给他一些大蒜素,算是压住了病情。
李善长道:
“和汪广洋一起入朝为相,已经是本相能给你争取的最好结果,你记得杨宪的教训,低调点!
等到你站稳脚跟,获取陛下的信任,再做你先做的事,首先本相警告你一件事……”
皇帝本不准备封赏,他主动为冯胜和李文忠求赏赐。
但他马上,剧烈咳嗽起来。
朱元璋将张异昨天做过的事告诉徐达,徐达脸色一阵青一阵红,娘的……
只能不封不赏,顺便带上李文忠。
徐达点头,从今日李善长的身体状态来看,确实不太适合长期工作。
徐达,有你兴趣?”
“胡惟庸的能力,朕还是认可的,此人在中书左丞的位置上,兢兢业业,好几件事都办得很漂亮!
皇帝略带戏谑,给徐达整得有点无语了。
“陛下,您这是为难臣了,臣一直在前线作战,这五六年时间,能待在应天的时间,半年都没有!
朱元璋自己也犹豫纠结。
朱元璋想起前阵子的一份密保,回头问朱标。
“是,李相!
李相提携之恩,学生没齿难忘……”
“你一人主持中书省,不配!”
他本质上是武将,明初朱元璋将一批武将功臣安排进中书省,有它历史的原因。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胡惟庸就是他们淮西一脉留在朝中的未来文官领袖。
“你说的也是……”
“学生谨记!”
是不是该停下来了?
“是啊!”
他有耐心,但张异突然回来,打断了这个布局。
胡惟庸?
朱元璋提名此人,徐达陷入沉思,他对胡惟庸并不算熟悉。
朱元璋带着朱标上早朝。
“他真不在乎自己的妹妹?
那在清心观玩味绕圈子的老鼠是什么?”
“你先下去吧!”
百官跪拜,老朱注意到,李善长起身不利。
“那你认为,谁比较适合?”
怎么弄死他,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和招揽他一样重要。
“朕让你说你就说,这里就咱们两个人,你说错也没关系……”
一张网,在悄无声息地朝着许多人笼罩过去,但朱元璋觉得还不够,应该还有更多的老鼠,潜伏在黑暗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