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可不是什么热心肠(两更合一)(1/2)
广场上,文武百官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落在后头的,要么是有事儿闲聊耽搁了,又或是徐简这样走路慢的,还有位高权重、在殿内站得最靠前,出来得自然越晚的。
因而,大部分官员都没有注意到,这厢三人聚在一块,或凝重或激动、仿佛在商量朝堂要事。
只贤王爷一人,正巧顺着台阶下来,看了他们一眼。
有些惊讶,却没有多少好奇心,甚至抬步就要走。
晋王看到他了,忙招呼了声:“八弟也帮着劝劝?”
被点了名,贤王李沄也只好过来,问起缘由。
晋王笑了说了,又道:“我说我使人去请,辅国公竟然都不一口答应。”
李沄闻言,打量徐简,问:“为何?”
“是真是假都说不好,”徐简的视线从晋王一直滑到贤王身上,敛眉道,“太兴师动众了。”
再没有一个多的了。
徐简看过了,也提不出什么意见来。
徐简认真听着。
“真孝顺假孝顺,风险都大,既不想争权,那还是不孝的能活得久些。”
小厅里落座,安逸伯抿了口茶,问:“你和晋王何时熟的?”
不是“好好的”,也不是“莫名其妙”。
陈氏来得最早,看了眼屋里状况,叮嘱林云芳老实陪着、不许心血来潮耽误事,自己就去前头忙了。
“我看他就是个精明人,他不爱掺和,偏偏他那些兄弟想折腾时都要拉上他。”
安逸伯听徐简这么一句实话,乐得不行:“省心还不好?”
徐简揣度了安逸伯的用词,试探着问:“伯爷的意思是,晋王此举另有意图?”
这在徐简看来,颇为反常。
徐简笑着应了声。
事情就此定下,贤王和晋王一块先行离开,只剩下安逸伯一个急性子、还在陪着徐简慢慢走。
明明圣旨比从前下得早,放小定的日子还是拖到了同一天,想来婚期大抵也如此,娘娘挑来挑去、会挑到来年开春。
若能治好了,你往后想练武就练武、想带兵就带兵,何乐不为?”
真不是自家小气,而是外头你一言我一语拼凑出来的那流水席菜色太稀奇。
讨好估计没用,但那副白玉马吊牌还是早些送吧。
后头的话还没有说下去,肩膀被人轻拍了两下。
太子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我们当臣子的都头痛,圣上的头就更痛了。
要说这一辈里有没有热心的?
这时候去,到辅国公府后带上小定礼、再返回来,算算时辰是正好的。
徐简点了点头。
一道出出主意,两人很快就把初步定下的小定礼又调整了下,看着贵气体面也不僭越,前两天给徐简看了一眼。
国公府里不缺好东西,库房里的金贵之物也造了册子,但只看册子上的名字,安逸伯夫人常常有吃不准的地方。
小段氏一听,立刻就乐得直抚掌。
安逸伯连连点头:“没错,就是贤王爷说的道理。”
有大夫就问问,问不好也就这样,还能比现在更差?
虽然离家二十年,但老底子有些什么好东西,她多少还记得些。
“是得让皇太后点头,”徐简话锋一转,道,“伯爷,慈宁宫这么放心把郡主指给我,我看十之八九是因为我腿伤着,能在朝为官却上不了战场了,万一真寻到厉害大夫治好了腿伤,娘娘怕是要不放心了。”
徐简斟酌着,又问:“晋王当时也‘不孝’躲着吗?”
这些状况,倒是与他掌握到的消息对得上。
徐简本就是故意与安逸伯说几句笑,说完了也不会放在心上,反倒是被伯爷那句“讨好”给吸引了心神。
晋王抬手抵着下颚:“还是八弟活络,我是钻牛角尖里去了,这么简单的事,我一时都没想明白。”
至于随着这些礼物同时要送去的糕点盒子,自是前一天晚上再新鲜准备,天明前上笼屉,送出去时该凉的凉、该温的温。
“是啊,肯定有意图,”安逸伯摸了摸胡子,道,“但未必是坏的,好好的,他也不会莫名其妙来折腾你。”
贤王又与徐简道:“你也别觉得兴师动众的,哪一天消息传到圣上耳朵里,他使人去找那大夫时,才叫真的兴师动众。”
等陈氏到了载寿院,只见小段氏也换了新衣,戴好抹额,把紧张都摆在了面上。
“不熟,”徐简答道,“先前太子出事,我随单大人去过晋王府上,真算不上熟。之后下朝时说了两句话,提到过我的腿伤。”
正是贤王。
前尘往事,安逸伯并不知晓,他从眼前看到的这些推断出这么一个可能,也合情合理。
徐缈在场就不同了。
眨眼间,六月二十六。
这时候,就体现了徐缈能搭把手的好处了。
该送去的小定礼都已经备好了,首饰头面、摆件布匹,全装匣入箱,记在了册子上。
徐简这才看了眼安逸伯。
昨儿已经仔细洒扫过了,不止是府外地面,连匾额与那两头石狮子都擦得亮堂堂,就等着良辰吉时了。
你就仗着年轻,不看重这些,以为现在能走就一辈子能走了?等你上了年纪、不说多了,就我这岁数,伤腿都能折腾死你!
“换个地方说?”徐简低声问道。
安逸伯:……
话说到这上,徐简当然“从善如流”,谢过两位王爷。
这也正是伯爷吞吞吐吐的缘由。
安逸伯是激动的那一个,眉头紧皱:“是真是假,请来了就知道了。
“我也是猜的,”安逸伯道,“也许是为了替太子赎过。
徐简笑了笑,没说试、也没说不试,却也接了这话,接得其他人哭笑不得:“确实年轻,从没有活到过伯爷的岁数。”
“你的腿伤若能好,圣上高兴,郡主应该也高兴,皇太后担心归担心,却也不会不满意。”
等礼数全了,厅那儿的宴席也摆好了,主请全福夫人,另请相熟的几位邻居。
“没这么早来,”陈氏笑道,“离吉时还早。”
因为“未必是坏事”,多说这么些,反倒还显得“小人之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