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註册、建组、找人(2/2)
徐阳快要怀疑自己是不是要求太高,或者洛杉磯的演员都去拍商业大片了的时候,几位宝藏演员如同沙漠中的甘霖,接连出现了。
约翰·比尔,一位五十多岁的戏剧演员。他试读了一段歷史教授激烈质疑主角的台词,那种学者特有的较真、固执、以及內心深处因无法反驳而產生的隱隱嫉妒和挫败感,被他演绎得层次分明,恰到好处。
最关键的是,他报价极其实在,甚至主动表示:“我已经很久没读到这么让人兴奋的剧本了,有好剧本演,片酬是其次。”
徐阳差点当场握住他的手喊一声“同志!”。
丹妮丝·科尔,一位四十出头的女演员。她来试镜女生物学家的角色。好傢伙,一开口就是王炸!她能用机关枪一样的语速,清晰无比、一字不差地吐出大串生物学名词和理论,同时眼神里闪烁著科学家特有的那种纯粹的好奇、理性的怀疑以及被顛覆认知时的震惊,气场两米八!
试镜结束,她甚至激动地拿著剧本对徐阳说:“这脑洞太棒了!逻辑严谨又充满想像力!为了这样的剧本,我愿意降薪出演!”
徐阳心里乐开了:捡到宝了!
还有一位叫哈里的非裔老演员,来试镜戏份很少但至关重要的角色——那位临终前似乎认出主角的老教授。
他虽然步履蹣跚,但眼神浑浊中透著奇异的光彩,几句简单的台词,那份生命走到尽头的疲惫、对往事的模糊追忆、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释然,被他演绎得感人至深,瞬间拔高了剧本的意境。
最让徐阳惊喜的是压轴出场的大卫·史密斯。他看起来有些颓废,穿著旧皮夹克,眼神深邃,带著一种歷经沧桑后的平静和疏离感,仿佛心里藏著无数故事。
他就是徐阳想像中的约翰·奥德曼!他试读主角平静敘述自己漫长生命的段落,没有刻意渲染,却自带一种沉重的真实感和莫名的说服力。
他要价也不高,並且明確表示:“我理解这个角色,他不是炫耀,只是疲惫了。我想演他。”
徐阳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迅速敲定了这几位核心演员,以远低於市场价的片酬签下了合同。
“太好了!要的就是这种感觉!”他兴奋地对助理说,“演技过硬,片酬友好,这才是低成本独立电影的王道!”
.........
原版电影里那个带巨大壁炉、堆满书籍、充满温暖学术气息的木质客厅,是整个故事的灵魂容器,几乎决定了电影一半的质感。
徐阳对场地的要求极其明確且“苛刻”:看起来必须足够温馨舒適、得有浓厚的学术氛围、空间不能太小要能宽鬆地容纳七八个演员且还能塞下摄影机、必须有一个真正的、看起来有年头的壁炉、並且……租金必须便宜到令人髮指!
几天下来,小陈快跑断了腿,电话打到欠费,看了不下几十个地方:
有的房子倒是够大,但装修风格极其现代冷淡,全是金属玻璃,像个科技公司的会议室,毫无温度可言。
有的倒是古色古香,但破旧得像是鬼屋,地板踩上去嘎吱响仿佛下一秒就要塌了,壁炉里积了不知多少年的灰,租金还不便宜。
还有的哪儿都好,样子也对,但那租金报价听得徐阳肝颤——那是按好莱坞商业大片標准收费的,把他所有预算填进去都不够零头。
徐阳甚至开始严肃考虑,要不要找个仓库自己搭一个景算了,虽然这又会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和时间的消耗。
就在他几乎要绝望地拿起电话准备联繫建材市场时,小陈兴奋得几乎破音的电话打了过来:“老板!找到了!帕萨迪纳!绝对符合要求!是个老教授的祖產,租金只要象徵性的1000美元一周!简直跟白送一样!”
徐阳一听,立刻跳上车,油门踩到底直奔帕萨迪纳。当他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时,眼前的一切让他几乎要热泪盈眶!
就是这里!就是他梦里反覆出现的那个场景!
温暖的木质结构,墙壁上镶嵌著顶到天板的书架,虽然书不多,但氛围感十足。几张看起来就很舒服的老沙发和扶手椅隨意摆放著,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留下斑驳的光影。
最震撼的是那个巨大的石砌壁炉,粗獷、厚重、带著歷史的沉淀感,仿佛里面燃烧过几个世纪的炉火,见证了无数次的围炉夜话。
“完美!太完美了!这就是为《这个男人来自地球》量身定做的!”徐阳激动地绕著屋子走了好几圈,越看越喜欢,生怕老教授反悔,当场就掏出支票本签了合同,付了定金。老教授看著这个激动的年轻人,扶了扶眼镜,露出了慈祥又略带好奇的笑容。
......
场地搞定,演员就位,接下来就是组建技术团队。
剧组人员就好找多了。徐阳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在技术岗位上绝不吝嗇。他开出了略高於市场价的薪水,很快就在工会和圈內朋友的推荐下,组建起一支小巧却精干的团队:
摄影指导:徐阳亲自掛帅,但他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掌机来实际操作,確保画面稳定流畅。
灯光师:至关重要!需要能用灯光营造出从午后到深夜不同时段的气氛变化,还得把每个人的脸打得有层次。
录音师:这片子台词就是生命!必须確保每一句对话,每一个气口都清晰无比,不能有任何杂音。
场记、化妆、美术:人员精简,但都经验老道。
当这群习惯了各种独立电影、gg、音乐mv拍摄的“老油条”们,第一次被召集到租下的排练室开筹备会时,气氛那叫一个微妙。
大家看著手上那薄得可怜的、几乎全是密密麻麻对话、没什么动作提示的剧本,又偷偷瞄了一眼会议桌尽头那个年轻得过份、据说就是导演的亚裔小伙子。
几个消息灵通的,已经悄悄打听到这位爷就是youtube上那个靠“歪嘴龙王”和“扳手保鏢”这种雷人神作火遍全网的“尬剧之王”。
这位大佬……能驾驭得了这种纯粹靠文戏和表演死撑的片子吗?
这剧本看起来挺深奥的,他理解吗?
他不会拍到一半,觉得太闷,突然让主角约翰·奥德曼来个后空翻证明自己身体好吧?
或者演到一半,壁炉突然打开,里面衝出个外星人开始大战吧?
徐阳坐在主位上,下面那些闪烁的眼神和微妙的表情他尽收眼底。他太清楚这些人在想什么了。他没有过多解释自己的“辉煌”过去,也没有夸夸其谈艺术理想。
“大家好,我是徐阳,本片的导演和编剧。我们时间紧预算低,所以效率第一。关於摄影,我的设想是,主要採用……”
他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有限的机位变化、景別切换和细微的推拉摇移来打破单一场景的单调感,让对话戏充满张力。
“灯光方面,我们需要模擬自然光隨时间的变化,从下午明亮的斜射光,到傍晚的暖色调,再到夜晚只依赖室內灯和壁炉光的效果……这是大概的光位图。”
“录音老师,您的任务最重,我们需要绝对乾净的对话录音,任何一点杂音都是灾难。我建议……”
嗯……看来这位年轻导演,肚子里是真有货啊!至少技术上绝对过硬,思路清晰得可怕。好像……確实不像他之前拍的那些东西那么离谱?也许……这次真的能搞出点不一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