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被逐出侯府,我寒门崛起成状元 > 第351章 兴教化,启民智

第351章 兴教化,启民智(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一拳一点攻击力,吾乃一拳超人 渣夫只救白月光,我改嫁糙汉团长 斗罗:武魂米瑞斯,我为光明主宰 人在现实,机械飞升? 刑侦:我能看到犯罪记录 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我真没想当说唱歌手啊 暗恋七年失败后,我被竹马强娶了 牛头人当然能成为冒险者! 重生七零,禁欲硬汉夜夜宠

那些关於姜淮“惹怒上天”的流言,在这场甘霖中不攻自破,彻底消散。

人们更加坚信,姜大人不仅是能臣干吏,更是深得上天眷顾、一心为民的父母官。

姜淮站在衙门的廊下,望著滋润的大地,心中並无多少喜悦,反而更加沉重。

他深知,这次旱情是对他治理成果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暴露了水利系统在极端天气下的局限。

天威难测,民生多艰,未来的路,需要更周全的准备,更坚韧的毅力。

经此旱魃之劫,姜淮的威望达到了新的高度。他不仅以智慧和勇气应对了自然危机,更以坦诚和担当化解了人心危机。

接下来,他將把目光投向更深远的地方,如何建立更长效的防灾机制。

如何进一步教化民风,让这片土地真正走向长治久安。而这一切,都將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一步步成为现实。

……

旱情解除,万物復甦,田野重现绿意。姜淮却並未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

他深知,天灾虽可应对,但人心的教化与地方的长治久安,才是真正的基石。

101看书 看书就来 101 看书网,101????????????.??????超给力 全手打无错站

经此一役,他更加明確了两件必须推行的大事:兴教化,以正民风、启民智;储粮备荒,以应不时之需,使百姓无饥饉之忧。

然而,推行教化,尤其是要在曾被倭患、走私、豪强势力浸淫多年的沿海之地兴学,谈何容易。

许多百姓观念陈旧,认为“识字不当饭”,子弟早早便下海捕鱼或帮工补贴家用,对入学读书毫无兴趣。而地方上一些固有的宗族势力,也对官办学堂心存疑虑,担心衝击他们以祠堂为核心的教化体系。

姜淮决定以身作则,循序渐进。他首先从府城开始,亲自勘察选址,动用部分抄没走私和赵家所得的罚银,扩建了府学,並增设了面向贫寒子弟的“义学”,免其束脩,还提供一顿午膳。

他亲自为府学题写匾额“海岱菁莪”,寓意此地亦能培育英才。每月朔望,他必抽空至府学,为生员讲析经义,更注重讲授忠孝节义、保家卫国的道理,將抗倭英烈的事跡编入教材。

对於乡间,他则採取了更灵活的策略。他不强行推行官学,而是鼓励和支持各乡、各宗族利用祠堂、庙宇兴办“社学”或“蒙馆”,聘请有学识的秀才或致仕官员任教,府衙给予一定的书籍和资金补助。

同时,他颁布政令,明確规定:凡送子弟入学者,家庭可酌情减免部分徭役;学业优异者,可由地方推荐,参加府县的额外考试,给予进身之阶。

为了打破“读书无用”的成见,姜淮还別出心裁。他在处理公务、断案理事时,若有涉及契据、帐目、律法的爭议。

便会特意召来附近学堂的年长学子旁观,事后让他们尝试解读分析。

当百姓亲眼见到知书达理者能明辨是非、维护自身权益时,对读书的看法开始悄然改变。

数年间,琅琅书声开始在这片曾是“习於风涛、悍勇轻文”的海疆响起。虽然成效非立竿见影,但崇文重教的风气已如春雨润物,悄然滋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龙族:当路明非从咒术回战中归来 诸天:从全职猎人开始的超神之路 斗罗:龙神御世,涅槃桃夭 一人之下:我的倒转八方可通天 杀倭 金融暗战:烽火票根 霍格沃茨:摆烂才能变强! 洗宋 影视:从生万物宁绣绣她爹开始 我闪婚的杨小姐竟是京圈长公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