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 第159章 山雨欲来,风已满楼。

第159章 山雨欲来,风已满楼。(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千禧年:从校长开始 人在高三,从成文曲星开始 误成敌国驸马,带着公主杀穿天下! 从明星助理开始的文娱教父 斗罗绝世:空想家,武魂心灵巨龙 诸天:我有一个主神碎片 全职法师:从天生共系开始 从替补选手,到UFC冠军! 雪后初晴 渣夫哭求复婚,太太携崽二婚

第159章 山雨欲来,风已满楼。

李承乾独自在显德殿內跛行,案上摊开著空白的奏疏纸张,墨跡已干。

他方才试图將心中翻涌的忧虑与復盘所得再次形成文字,笔提起数次,终究又放下。

博弈、信用、权衡……李逸尘所授的这些,此刻在他脑中反覆碰撞,却拼凑不出一个能扭转乾坤的切实方略。

他看清了危局,却寻不到破局之刃。

他深吸一口气,不能急,不能乱。

唯有与逸尘商议,方能釐清这纷乱思绪,寻得东宫在此漩涡中的立足之地。

次日,朝廷明发敕令,正式昭告天下,发行“贞观裕国券”,总额五十万贯,以充国库,备边、修渠、缮宫等用。

敕令由中书省草擬,门下省审核,加盖皇帝玉璽,流程迅捷无比。

与东宫债券分设的一贯、十贯、百贯三种面额形式不同,这“贞观裕国券”只发行了百贯与千贯两种大额券。

敕令一出,朝野表面波澜不惊,暗里却已暗流涌动。

魏王府,书房。

李泰手中摩挲著一份刚送来的敕令抄本,圆润的脸上带著一丝难以掩饰的得意。

他看向坐在下首的杜楚客,语气轻快。

“朝廷到底还是走了这一步。五十万贯……呵呵,父皇这是被国库的空虚逼得狠了。”

杜楚客躬身道:“殿下,此乃良机。东宫前番债券成功,市面溢价近两成。”

“此番朝廷债券,信用更胜东宫,初期抢购之下,溢价可期。且此次发行多为大额,非豪族巨贾不能轻易购得,正合我等。”

李泰点头。

“本王也是此意。你立刻去办,动用府中能动用的钱帛,儘可能多购。”

“还有,传话给与我们交好的几家,让他们也务必跟上。”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

“记住,现在购入,是替朝廷分忧,彰显忠心。但东西拿到手,先捂著,不要急著出手。待市面需求起来,价格上扬,再慢慢放出去。”

“这其中的利差,便是我们的。”

“属下明白。只是……东宫那边,太子殿下昨日在两仪殿似有异议?”

李泰嗤笑一声。

“那跛子,迂腐而已。他只看到风险,却不见其中大利。朝廷权威岂是东宫可比?”

“父皇既已下旨,便是定论。他再担忧,也是徒劳。我们只管做我们的事。”

他挥挥手。

“快去办吧,莫要落在人后。”

属官领命而去。

李泰独自坐在房中,手指轻轻敲著桌面,眼中闪烁著算计的光芒。

他不仅要藉此牟利,更要藉此进一步打压东宫。

若朝廷债券大获成功,而他李泰在其中获利颇丰,更能显得他眼光独到,善於把握时机,对比之下,太子之前的担忧便成了笑话。

赵国公府,內堂。

长孙无忌屏退了左右,只留下一位掌管府中財货的心腹老僕。

他將敕令放在案上,神色平静无波。

“府中能抽调出多少现钱?”

“若不动田產、宅邸,能动用的铜钱、绢帛,约可换购八千贯债券。”

“都购了吧。”

长孙无忌淡淡道:“以府上名义,分开几次购入,不要过於扎眼。”

“是。购入之后……”

“存入府库,暂不动用。”

长孙无忌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如今购入,是表明我等对朝廷国策的支持。至於何时出手……待价而沽即可。”

“东宫债券能溢价两成,朝廷债券,初期溢价或许不及,但也不会差太多。这笔收益,稳当。”

他放下茶杯,目光深邃。

他支持发行此券,固然有迎合圣意、解决国库困难的考量,但同样也看到了其中的利益。

长孙家虽为后族,权势熏天,但维持这等门第,开销巨大,能有此稳妥进项,何乐而不为?

至於太子所言风险……在他看来,以朝廷之威,足以弹压一切不稳。

即便有些许波动,也伤不及他们这些最早入局、消息最灵通的顶层人物。

梁国公府,房玄龄处理此事则更为低调。

他並未大肆筹措资金,只吩咐管家动用部分閒散钱財,购入了一千贯债券。

与此同时,长安城內各大坊曲,那些底蕴深厚的世家大宅中,也纷纷亮起灯火。

崔家、卢家、郑家、王家……这些山东郡姓,以及韦家、杜家等关陇世族的当家人或核心人物,都在仔细研读那份敕令,並与幕僚、帐房紧急商议。

他们看得分明。

朝廷这是效仿东宫,但要玩得更大。

东宫债券面额小,利於流通,某种程度上是向民间让利,培育市场。

而朝廷一上来就是百贯、千贯的大额,目標直指他们这些掌握大量財富的世家豪族。

“这是要我等『报效』朝廷啊。”

一位崔姓老者捻须沉吟。

“也可视为一次机会。”

身旁的另一位先生低声道。

“东宫债券之利,我等此前未能全力介入,已失先机。此番朝廷债券,信用更足。若早期购入,待其如东宫债券般升值,转手之间,利润可观。且此时购买,亦是向陛下示好。”

老者点头:“不错。朝廷既然开口,这个面子不能不给。何况,確有利可图。吩咐下去,调集资金,购入一万五千贯。”

“其他几家,想必动作也不会慢。”

类似的对话,在各大家族中上演。

他们盘算著家底,权衡著政治表態与经济收益。

最终,几乎所有的顶级世家都做出了类似的决定。

积极响应,大量购入。

他们资金雄厚,动輒上万贯的购入额,对於五十万贯的总盘来说,已是举足轻重。

他们的打算与李泰、长孙无忌等人如出一辙。

先购入,握在手中,等待债券在市场上因供不应求而自然升值。

他们掌控著庞大的商业网络和影响力,有信心在合適的时机,將这些大额债券逐步转售给依附於他们的商贾、或是地方上的豪强。

现在出手为时过早,且容易引起朝廷注意,显得吃相难看。

他们要的是水到渠成,名利双收。

在这些权贵与世家的带动下,一些消息灵通、嗅觉敏锐的巨商大贾也开始闻风而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王者:人在养老,你让我打职业? 我的时代从1977开始 影视:从生万物宁绣绣她爹开始 四合院棒梗的名义 我闪婚的杨小姐竟是京圈长公主 霍格沃茨:摆烂才能变强! 一人之下:我的倒转八方可通天 诸天:从全职猎人开始的超神之路 龙族:当路明非从咒术回战中归来 重生1984:我靠赶海打渔成首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