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斩首示眾?好好好!(2/2)
他不再看朱標一眼,低头奋笔疾书。
“依愚臣之见,自我大明开国迄今。”
“除去少数奇才外,其余大多应试之作,实乃废简虚辞!”
长年磨链下的字跡,已不再像昔日那样潦草不堪。
反而是清晰工整,笔锋遒劲,气势非凡。
隨著內容逐步浮现於纸上。
不仅是朱標,就连一直不动声色的二虎脸色也开始发生变化。
两人並肩站著,脸上的神情越发凝重复杂。
他们此刻心中想要上前拦住此人。
但看著身旁那一道圣旨,谁也不敢妄动分毫。
至於那张皓月……
此时早已全然放开了手脚。
既然事已至此,岂还会再畏头畏尾,藏掖半句真心!
他哼了一声。
继续写下:
“八股制文!”
“凡读书士子,皆需循於此类虚浮格式。”
“限以《四书章句》为准绳,仅准代古贤发言,不可擅发己见。”
“以此来看。”
“建国以来科举,全是一派空谈。”
“也正因为这样!”
“这些年来,朝廷再也没有真正的人才入仕,满朝文武儘是庸碌之辈!”
“呵……”
“纵观朝堂上下,陛下可察觉此事?”
看著纸上的內容。
朱標终於压抑不住內心翻腾的情绪,猛然一声喝道:“够了!!”
放肆!简直是放肆!
建国十几载,国泰民安。
这是朱元璋的最大功绩!
可现在张皓月写下这些话,简直是在痛骂朱元璋的功业!
更別说他说出了八股文的事!
这是要与全天下的士林作对啊!
他自己也是读书人!更是宋濂的弟子!
怎么能忍?
闻言。
张皓月转头望来,眼神不卑不亢:“殿下是因为我写到了科举而不悦,还是因提到陛下的名讳而失態?”
他的声音很轻,却就这一句话。
已然让身为储君的朱標失了分寸。
他紧盯著张皓月,久久不语,最终才低沉开口:“张皓月,孤给你一次改写的机会。”
朱標压著心头的波动,语气极为严肃。
“殿下为何不当场处死我?”
张皓月依旧执笔未动,直言发问。
朱標听了,微微摇头。
起初自然没人会相信张皓月的说法。
但到现在。
皇上没有发话之前,谁敢轻易处置张皓月?
即便他是储君也不能擅动!
更何况张皓月身后已不只是孤身一人。
从他揭榜鸣冤那一刻开始!
这件案子,已是万眾瞩目!
想到这,朱標轻轻一嘆,再未言语。
张皓月也露出淡淡一笑。
回过头继续落笔如飞……
“第二条!科考偏狭!”
“整整一场科举。”
“除了殿试之外,其余各级考校皆以四书五经与《四书集注》为主。”
“许多秀才只凭记忆背诵几篇文章便可高中。”
“陛下想一想。”
“如此行事,大明能得到什么人才?”
“单靠背诵就能做官,就是社稷栋樑?”
“请问陛下,昔日你可曾逐篇背得全文?”
隨著每一字落下。
张皓月的神情愈加肃然,手下的动作也愈发顺畅自然。
旁边的二虎倒是神色平静。
他本就不是读书出身,自然不懂张皓月所写的究竟意味著什么。
但朱標的脸色越来越沉重,最后那一连串詰问像刀子般扎进他心里。
如果说,方才张皓月的第一条,只是指出当下的弊病和影射朱元璋的话。
那么眼下。
他已经彻底否定了如今的大明科举!
不!
恐怕连千年旧制也在质疑!
最让人无法反驳的,还不止这一点!
虽说朱標也是正统儒家弟子,但別忘了他更是一个掌权太子!
他竟找不到理由去辩驳张皓月的问题!
仅凭死记硬背就能治国理政?
当然不能!
朱標执政多年,深知此中弊端。
许多靠著经义登科者,在实务之中屡出紕漏,反倒成了负担!
这要如何还口?
眉头深深锁起,思绪越是流转,心情便越复杂难言。
而此刻的张皓月,哪有空顾及他的反应?
或许是说到自身经歷,情到深处难以自抑。
当年刚穿过来时,若未歷尽坎坷,也许今日便不会有此文辞锋利,掷地有声的諫疏!
正因经歷过苦难,方知民间疾苦!
现在自己有系统相助,怎可能继续隱忍?
笔下未曾停顿片刻,他目不旁视,直接续写下一节:
“第三条!”
“科场作弊!!”
仿佛是真的沉浸其中。
这一瞬。
朱標与二虎都能感受到,就在张皓月写出那“科场作弊”四个大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