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武帝归朝(1/2)
自北境长城至应天府,近万里之遥,宋青书一行人却並未动用那日行三千里的行军阵。
“我说小子,咱们就这么溜达回去?那三十万神孽的骨灰还没凉透呢,你就不怕那什么圣主再派点小东西过来捣乱?”
一处官道旁的茶摊,董天宝一口气灌下三大碗凉茶,铜铃大的眼睛里满是憋不住的躁动。这几天不打架,他浑身骨头都痒。
张无忌坐在一旁,安静地擦拭著倚天剑。突破陆地神仙后,他整个人的气质都沉淀了下来,不再是那个容易紧张的少年,举手投足间自有宗师气度。他闻言只是笑了笑,看向宋青书。
宋青书正拿著一串葫芦,慢悠悠地吃著,神情愜意得像个出游的富家公子。
“急什么。”他咬下一颗山楂,含糊不清地说道,“圣主那一缕意志被我撕下来三分之一,没个十年八年別想缓过劲来。再说了,他现在比谁都怕我找到他那颗『种子』,只会把尾巴夹得更紧。”
“咱们这次回去,要办的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得养精蓄锐。”
董天宝撇撇嘴:“不就是造个什么镇国神器吗?把那些破铜烂铁天材地宝往炉子里一扔,我帮你看著火,多大点事。”
宋青书闻言,差点被葫芦噎著,有些哭笑不得。
“师伯祖,那可是要承载一国气运,凝聚混沌龙魂的神器,不是打铁。要是这么简单,上古先民早就人手一件,还用得著打得那么惨烈?”
董天宝挠了挠光头,嘿嘿一笑:“反正动脑子的事归你,动手的事归我。”
三人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走了半个月,终於遥遥望见了应天府那巍峨的轮廓。
还未进城,一股鼎沸的人声便扑面而来。
当“武帝回朝”的消息传开,整个应天府都疯了。
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从城门口一直排到了皇城午门,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他们没有去迎接什么凯旋的大军,他们只等那三个人。
当宋青书三人骑著马,出现在官道尽头时,人群爆发出了一阵足以掀翻天穹的欢呼。
“陛下万岁!大武万胜!”
“武帝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无数百姓热泪盈眶,他们跪伏在地,向著宋青书的身影拼命地磕头。那种发自肺腑的狂热崇拜,看得一旁的张无忌心神激盪,也让他更加明白了宋青书口中“子民”与“江山”的重量。
董天宝则是一脸得意,挺著胸膛,仿佛这欢呼声是为他响起的一般,惹得宋青书直翻白眼。
穿过狂热的人潮,三人抵达午门。
以丞相李善长、御史大夫杨逍为首的文武百官,早已在此恭候多时。
与城外百姓的狂热不同,官员们的表情要复杂得多。他们同样跪伏在地,山呼万岁,但那低垂的眼眸深处,却藏著深深的敬畏。
北境之危,三十万神孽大军,在他们看来是足以倾覆社稷的灭世天灾。可他们的皇帝,只带了两个人,去了不到一个月,就回来了。
毫髮无损地回来了。
这已经不是“人”能办到的事情了。
这意味著,他们头顶上的这位陛下,是一位真正拥有毁天灭地之能的……神。
一个,杀伐隨心的神。
奉天殿內,气氛庄严肃穆。
宋青书高坐於龙椅之上,听著下方官员们歌功颂德,神情淡漠。
待到一套繁琐的礼仪走完,他才轻轻抬了抬手,殿內瞬间鸦雀无声。
“北境之事,已告一段落。但真正的威胁,並未解除。”
宋青书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
“朕於北境,得见上古隱秘。我等所处之世界,不过是天外邪魔圈养的牧场。那所谓神孽,不过是其提前洒下的种子,意图顛覆我人道气运,助其脱困。”
此言一出,满朝譁然。
虽然之前宋青书也提过“魔鬼”之说,但远不如这次来得具体和恐怖。
“邪魔被上古大阵镇压,一时无法降临。但其亡我之心不死,千年万载,从未断绝。欲要一劳永逸,唯有主动出击,將其彻底抹杀。”
宋青书的目光扫过下方神情各异的百官,缓缓说道。
“欲要抹杀邪魔,需集齐三件上古至宝。朕已得其二,如今,只差最后一样——混沌龙魂。”
“龙魂者,国运之精粹也。我大武立国日短,国运虽昌隆,却如一盘散沙,无形无质,无法凝聚成形。故而,朕决定,集举国之力,取上古星辰铁为骨,融万千天材地宝为血肉,匯天下工匠之智慧,铸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镇国神器!”
“此神器,將为我大武国运之载体,镇压气运,凝聚龙魂!”
“待神器铸成,龙魂凝聚之日,便是朕踏平神狱海,斩灭天外邪魔之时!”
宋青书的话,如同一颗颗惊雷,在奉天殿內炸响。
董天宝、常遇春等武將听得是热血沸腾,恨不得现在就去搬砖砌炉。
而以李善长为首的文官集团,脸色却是一片煞白。
集举国之力?铸造神器?
这是何等疯狂的念头!
这得耗费多少钱粮?动用多少人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