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灵光一闪,石破天惊!(2/2)
“传感器,就让它只干最简单的事情。”
“就是把接收到的,那个混杂著噪声和目標信號的原始回波,进行初步放大,然后,直接通过屏蔽电缆,给传输出来。”
“传输出来?”周文博彻底懵了,他下意识地追问,“传到哪里去?”
“传到发动机外面。”
林野在黑板上,发动机的示意图旁边,画了一个大大的方框。
“传到我们的主控制电脑里。”
他用粉笔重重地敲了敲那个方框。
“让电脑,用它更强大的运算能力,去负责滤波、解调这些复杂的计算工作。”
“我们把『感知』和『处理』,彻底分开!”
“传感器只当『眼睛』和『耳朵』,真正负责思考的,是外面的『大脑』!”
林野的这番话,像是一道光,瞬间照亮了所有人钻进去的牛角尖。
对啊!
他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他们一直以来的思维定势,就是要把所有的功能,都集成到一个小小的传感器里。
这是这个时代电子工程师的惯性思维,什么东西都想做成一个独立的、功能完整的模块。
但林野,却轻而易举地,把这个复杂的系统,给拆分成了两个部分!
“感知”和“处理”分离!
这个概念,在这个时代,是顛覆性的!
周文博呆呆地看著黑板上那个清晰的逻辑图,他脑子里那些乱成一团的电路和难题,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瞬间理顺了。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他激动地扔掉手里的粉笔头,两只手都在发抖。
“这样一来,我们传感器本体的体积和复杂程度,至少可以降低百分之八十!只需要保留高频前端和初级放大电路就行了!”
“功耗和发热问题,也迎刃而解!”
“所有的难题,都集中到了外部的那台『主控电脑』上,而在发动机外面,我们有足够的空间和散热条件,去构建一个更庞大的,更复杂的电子管计算机!”
“天才!林总工,你这个想法,简直是天才!”
周文博看著林野,眼神里已经只剩下五体投地的崇拜。
如果说,提出“都卜勒效应”是灵光一闪,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
那么,这个“感知处理分离”的架构思想,就是真正的大智慧,是站在更高维度上,俯瞰整个问题的系统工程学思维!
林野笑了笑,他知道,最大的技术路线问题,已经扫清了。
剩下的,就是繁琐但可以解决的工程实现了。
他看著团队重新燃起的斗志,看著那张黑板上逐渐成型的,匪夷所思的“隔空探物”系统。
他的心里,也涌起一股巨大的成就感。
然而,就在他盯著那套“微型都卜勒传感系统”的草图时,一个更大胆,更疯狂的念头,像一道划破黑夜的闪电,毫无徵兆地,劈进了他的脑海!
他的身体,猛地一震。
瞳孔,瞬间收缩!
他想到了一个问题。
这套系统,是为了以毫米级的精度,去追踪发动机內部,那些高速旋转的,尺寸只有十几厘米的涡轮叶片。
它的探测精度,要求高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
那么……
如果……
如果我把这套系统的功率,放大一千倍,一万倍!
把它的天线,从巴掌大小,变成十几米甚至几十米宽!
那它……是不是就能以同样的,甚至更高的精度,去追踪到……
追踪到天空中,那些几百米长,以超音速飞行的……
敌人的轰炸机?!
这个念头像一颗种子,落入他思想的沃土,瞬间生根发芽,疯狂生长!
他猛地想起了这个国家,现在防空体系最深的痛。
儘管“天网”系统已经初步成型,解决了有无问题,但它依赖的,依然是光学和雷达概略测距,本质上还是预估弹道,打一个提前量。
面对高空高速突防的战略轰炸机,命中率低得可怜。
那是拿人命和昂贵的火箭弹,去赌一个微乎其微的概率。
可如果……
如果能用他刚刚构想的这个“地基引导”的思路呢?
林野的呼吸,在这一瞬间,几乎停止了。
一个全新的,庞大无比的作战系统,开始在他脑海中,以一种石破天惊的方式,迅速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