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交通不便?那会影响我出行!(1/2)
师爷激动的声音还在耳边嗡嗡作响,像一只得了蜜的苍蝇。
陈默手里的薄胎瓷茶杯,那温润的触感,此刻却像握著一块烧红的烙铁。
“大人!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啊!州府指定採办点!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清河县的手艺,已经得到了州府大人们的最高认可!”
师爷的脸因兴奋而涨红,唾沫星子都快溅到陈默的脸上。
“以后,咱们清-河-县,就是南阳州的脸面!”
陈默的眼角不易察觉地抽动了一下。
脸面?
他只觉得自己的脸,火辣辣的疼。
指定採办点,意味著源源不断的订单,也意味著无穷无尽的审查、监督、匯报。
还意味著,他这个县令,將彻底被拴在县衙,再也別想有片刻的清閒。
他仿佛已经看到,州府的官员们,三天两头坐著马车,顶著官威,来清河县“视察指导”的场景。
他那精心打造的后院,那舒適的摇椅,那悠閒的午后时光,都將化为泡影。
不行。
绝对不行。
他穿越过来,可不是为了当一个007的劳碌模范。
陈默缓缓放下茶杯,杯底与黄梨木桌面接触,发出一声轻微却沉闷的响动。
他站起身,踱步到窗前,目光越过县衙的院墙,投向远方连绵起伏的青翠山峦。
那里,有他早就看好的一处瀑布,据说水声清越,潭水甘甜,最適合夏日避暑垂钓。
还有城外三十里地的杏村,村里的杏酒,闻名遐邇,他一直想去尝尝。
可通往这些地方的,都是些什么路?
坑坑洼洼的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更有几条小河,横亘其间,只有几座摇摇欲坠的木桥,马车根本过不去。
以前是懒得折腾。
现在看来,这路,这桥,是非修不可了。
不是为了清河县的发展。
而是为了给他自己,留一条后路。
一条能隨时逃离这即將变得喧囂的县城,去山野之间继续摸鱼的后路。
“师爷。”
陈默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任何波澜。
“在!大人有何吩咐?”
师爷立刻躬身,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本县觉得,器物,乃一县之顏面。”
陈默缓缓重复了一遍师爷刚才的话。
“是是是!大人高见!”
“可交通,才是一县之血脉。”
陈默转过身,目光落在师爷身上,深邃得仿佛能看穿一切。
“血脉不通,顏面再好,亦是空中楼阁,无根之萍。”
师爷愣住了。
他脸上的狂喜慢慢凝固,取而代de的是一种醍醐灌顶般的震撼。
对啊!
他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
大人果然是大人!
他们还沉浸在被评为“採办点”的喜悦中,大人已经看到了更深远的问题!
清河县的手工业品是好,可怎么运出去?
靠著那些破烂的土路,顛簸的马车?
运到州府,一件精品瓷器,恐怕十件里得碎八件!成本何其之高!
到时候,非但不能给州府长脸,反而会因为供货不及时,损耗率太高,而惹来州府大人的不满!
“大人……高瞻远瞩!属下……属下愚钝!”
师爷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额头上瞬间冒出一层冷汗。
他再次看向陈默,眼神里已经不仅仅是敬仰,更添了几分畏惧。
这位年轻的县令,仿佛永远能比所有人,多看三步。
陈默將师爷的表情尽收眼底,心中毫无波澜。
他只是想出去玩得方便一点而已。
“去,把工部和户房的主事,还有城里最好的几个木匠、石匠,都叫来。”
“本县这里,有几样新东西,要让他们看看。”
一个时辰后,县衙后堂。
几位主事和匠人代表,正襟危坐,神情肃穆,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面前的桌案上,摊开著几张巨大的图纸。
图纸上的线条、符號,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样式,却又透著一种难以言喻的精密与和谐。
一张,是桥樑的结构图。
不同於传统的石拱桥或木桥,这图纸上画著一种利用三角形稳定结构的桁架桥,旁边还標註著各种构件的尺寸,精確到了寸。
另一张,是马车的改良图。
车厢下,多了一种由钢片弯曲而成的“减震”装置,车轴的设计也更加精巧,旁边画著滚珠轴承的分解图。
所有人都看傻了。
尤其是那几个老匠人,他们抚摸著图纸,如同抚摸著绝世珍宝,嘴唇哆嗦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大人……这……这是神仙之物啊!”
一位老石匠终於忍不住,惊呼出声。
陈-默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
“神仙谈不上,只是些方便人的小玩意儿。”
他的语气轻描淡写,仿佛拿出的不是足以改变一个时代交通格局的黑科技,而只是几张隨手的涂鸦。
“本县的意思,很简单。”
“城外那几条通往村镇的主路,全部按照水泥路的標准,拓宽、硬化。”
“几条关键的河道上,按照这图纸,建桥。”
“县里所有的官用马车,全部换成这种新款式。同时,图纸公示出去,鼓励民间作坊仿造、改良。”
陈默每说一句,堂下眾人的心就跟著狠狠一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