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赐天马墨云驥,晋升六境五腑(1/2)
第136章 赐天马墨云驥,晋升六境五腑
“陛下乃真龙天子,性命之重,哪里是一匹马可以衡量的!”
“这不就对了,朕给你,你就接著。”
“陛下如此厚爱,臣纵使肝脑涂地,也无以为报!”
“兄长言重了。”
周方只能含泪收下这匹麒麟天马,並在今后的日子里,可以隨意骑乘而不被怀疑。
连带著自家园林中藏著的天马群也有了解释。要是將来別人问,你家怎么也有麒麟天马,而且比天子还多?周方回答,都是天子赏赐的墨云驥生出的混血种,至於数量多?那是因为蓟北水草好。
这也合理,大夏皇帝的私人园林中,仅仅圈养著几匹天马,歷代皇帝都当成宠物养,可能是太过热衷於维持纯正血统,或者是水土不適合等等原因,总之种群无法繁衍壮大。
周方就没那多顾虑了,天马也好,普通马也罢,都是为了骑乘,混点血就混点血。当然,因为周方家的天马数量更多,也可以保持一定数量的纯血马。一切以实用为主。
周方牵著刚到手的墨云驥,跟在天子身边。
辽阔的野地,周颖看著远方天际又捲起浓云,问道:“朕问你个事儿。”
“陛下请讲。”
“先帝在时,鑑於太祖分封天下藩王,占据大夏半数江山,列王各自为政,几乎等同独立王国,因不利於长治久安而有意削藩,削减各藩王领地,收回朝廷作为郡县。”
“当时朱丞相建议缓削藩,先颁恩封詔书,让藩王诸子分其地,即所谓的眾建诸侯而少其力,
这也是你能封王的缘由。”
周颖看著周方,“你觉得先帝做的对吗?”
周方礼道:“先帝做法,高瞻远瞩,目光长远,臣也受先帝之恩得以封王,实不敢忘。”
“嗯”
周颖接著说,“可惜先帝逝去,削藩之策只来得及做个开头,朕继承大统,自当延续先帝之策,可惜朕的两个皇兄等不及了,恐怕要与朕兵戎相见,局势不容乐观下,高太尉便提议缓削不如急削,你以为如何?”
很明显,当今天子的两个兄弟,没有先帝的两个兄弟有情义。
周方谨慎道:“臣也是藩王之一,这—臣不好对此发表意见。”
“哎,你不一样!”
“你对朕有救命之恩,而且你与朕最相似!”
“相似?”
周颖道:“你恐怕还不知道吧,朕收到秘报,你的四个哥哥已经和朕的两个兄长达成私下协议,共谋不轨之事。”
他拍拍周方肩膀,“朕的两个皇兄要对付朕,而你的四个哥哥也是要先解决你呀。”
这事,卦象已经提醒,是周启主动串联其他三王,要先解决周方,无后顾之忧之后,再南下与齐赵两王合兵。
周方作震惊模样,“这竟有此事?我对待四位兄长一向谦卑恭敬,没想到他们竟如此待我!”
周颖嘆口气,“朕对两位皇兄何曾不是如此?人心吶。”
“因此,一旦朝廷开始急削藩时,你蓟北国不仅不能削弱,反倒还要充实充实。”
“有你守在北边,即便来了个天下大乱,朕还有个亲近之人可以倚靠,朕也就不怕了,可以放心大胆去做。”
周方鬆口气,回道:“既然如此,臣也说说看,既然齐赵诸王反叛之心昭然若揭,那朝廷便没有迟疑的余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更该主动出击,掌握主动权,就要削!最好削他个措手不及!”
“无论如何,臣一定誓死追隨陛下脚步,但有驱使,莫敢不从!”
“好!有你这话,朕安心不少!”
周颖笑道:“朕知道你蓟北国国小民弱,无妨,回头朕会向太尉提议,想办法通过海路向你运送粮草物资,保证你在北境站稳脚跟。”
“陛下恩德,臣感激涕零!”
周颖向前走了几步,回头道:“说到蓟北,哪日你回国之时,最好从青州临陟郡走海路返回,
比走冀州、幽州道更安全。”
如今的周方已经坚定站在朝廷一边,如果走冀州、幽州道回国,势必要路过赵王和大哥周启的地盘,难免他们不会动歪心思。
而青州的临陟郡,原本是齐国地盘,但是先帝削燕王藩时,齐王周辙因修建宫殿违制,被先帝顺带削夺一个郡的领地,成为朝廷直辖郡县。
临陟郡位於冀州和青州之间,靠海,朝廷在该处驻重兵,可以很大程度牵制齐赵二王,也可以通过海路,与周方的蓟北国直接联繫。
可以说,先帝提前收回临陟郡,確实很有战略眼光。
周方:“陛下竟如此关心臣下,臣实在感动~”
“你我也是兄弟,不用如此客套。”
天子的意思是,周方可以回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