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现场(1/2)
第466章 现场
伸手推开门。
剎那间,一股暖洋洋的温度裹挟浓重烟味,直扑面庞。
逢山下意识眯了眯眼睛,待適应后,才看清工棚里面一片凌乱的景象。
四面靠墙位置摆著一排文件柜,柜子上堆满各种文件和杂物。
中间办公桌上更是杂乱无章,铺满密密麻麻的图纸,有些图纸甚至都掉到地上。
几座电暖炉正满功率工作,橘红色光芒闪烁,持续散发热量。
让整个工棚闷热得如同蒸笼此刻,老李头正对著一名中年人唾沫横飞说教。
突然工棚里涌进一股冷风,老李头猛的扭头,张嘴便骂,“哪个狗日的,进门不知道...”
然而,话刚出口一半,就愣住了,看到逢山笑眯眯地站在门口。
老李头刚刚还气势汹汹的表情,一下子变得有些尷尬。
当即放过满头大汗的中年人,脸上带著一脸不爽的神情,大步穿过办公区。
一边走一边扯著嗓子。
“臭小子,你特娘的还知道过来,我还以为你把公路这茬儿给忘到姥姥家!”
“哪能呢!”逢山心虚的乾笑。
就在这时,看到刚才被骂得狗血淋头的中年人转过身来。
这才发现原来是大华建筑的设计师任海波。
而任海波则是一脸无奈,客气的朝著逢山点点头,夹起一捲图纸,脚步匆匆离开工棚。
“李,你又骂人了,有什么事情不能坐下来慢慢聊。”萨姆和纳什两人跟在逢山后面走进工棚,看到任海波一脸尷尬模样,萨姆忍不住朝著老李头抱怨道。
“废话,我徒弟,为啥不能骂?他就该骂!像你们老外一样,一根螺栓规格,两杯咖啡能聊几天。”
老李头没好气的白了萨姆一眼,指了指这几乎快没有下脚地方的工棚,大大咧咧招呼道,“自已找地方坐,我这里可不比皇冠领那么舒服。”
说罢,隨手把桌上的几份图纸往旁边一推,腾出一小块地方,一屁股坐上去。
逢山並不介意老李头对自己这种阴阳態度。
毕竟人家都退休了,一把岁数还带著工程队,跑到环境恶劣的苔原给自己修路,说两句就说两句唄,反正也不会少块肉。
这么想著,弯腰从办公桌下面找到一把椅子。
椅子上有些许泥土,顺手抹了抹,一屁股坐上去。
坐下后,逢山顺手翻了翻桌上摆放杂乱的图纸。
图纸上密密麻麻各种线条和繁杂数据,只看了几眼,就觉得脑门疼。
逢山微微皱了皱眉头,隨后笑著开口问道,“怎么著,听萨姆说咱们这工期要提前半个月呢,
照这意思,这条公路两个月就能完工?”
老李头起身。
从工棚角落翻出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暖水瓶,外壳上印著大红牡丹图案,很是醒目。
又从旁边盒子里拿出几个一次性杯子。
一边给逢山、萨姆和纳什倒水,一边撇著嘴,满脸不屑说道。
“才两个月算啥呀?”
“就美国佬这苔原公路標准,要是搁在咱国內,连三级公路的边儿都够不上,顶多也就算个村村通水平。哎,不对,连村村通都比不上,国內村村通还得铺水泥路面,就美国佬的破路,直接铺层石子就成了。”
“这么简单?”逢山微微瞪大眼睛,有些惊讶说道,同时拿起水杯,双手捧著,让温暖缓缓传遍手掌。
“你还別不信!”老李头把暖水瓶重重一放,斩钉截铁说道,“要按照咱国家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標准》来衡量,这条公路撑死也就四级公路的档次。”
“就这,还把美国佬宝贝得不行,修条道尔顿公路,可是了大几亿美金,这不是白瞎钱,国內隨便一个建筑公司都能干,还便宜。”
老李头一把抄起放在桌上的防寒大衣,麻利穿上,接著冲逢山扬了扬下巴,“走,带你去工地开开眼,老萨,坐你的车。”
此前两人交谈全程用的都是中文。
纳什和萨姆並不知道他们两人的谈话內容,
要是知道老李头这么毫不留情地贬低美国的修路技术。
萨姆肯定不会给这个老头好脸色看。
因为萨姆一直对美国的基建颇为自豪,觉得属於世界领先水平。
至於纳什,就更不在意了。
美国种种事情跟他这个原住民並没有太大的直接关联。
在他看来,要是真比起来贬低美国的话,原住民对美国吐槽说不定比老李头还要难听得多毕竞美国歷史上没少祸害原住民。
这些事情原住民一直铭记在心,对美国很多方面都没理由的厌恶。
走出工棚。
刺骨风雪扑面而来,像无数细小冰针,扎在脸上生疼。
几人连忙弓起身子,顶著呼呼作响的风雪,匆忙钻进皮卡车里。
皮卡缓缓启动,驶出营地。
隨著爬上一处缓坡,顛簸车身顿时平稳许多。
逢山下意识隔著车窗向外望去。
狂风呼啸席捲而过,地面上积雪被吹散,一条平整路面逐渐展露出来。
“这就是新路?”逢山忍不住问道,眼中满是惊讶。
老李头听到这话,不禁一笑,脸上洋溢著自豪的神色,大声说道。
“怎么样,平整吧!不是跟你吹,就咱修的这路面,就算百吨重卡开过来,压上去都不带出问题的,咱这工程质量,那可是槓槓的!”
听著老李头这话,逢山心里明白。
这话里吹牛皮的成分不小。
虽说理论上,让上百吨的重卡走上一趟,路面或许不至於立马出问题。
可要是回归到实际日常通行,就凭用石子铺就的路,又能指望它能撑多久。
想到这儿,逢山转过头,一脸认真看向老李头,“老李,跟我透句实话,就这条路,它实际的使用年限能有多久?”
老李头听到这话,脸色一下子变得有些为难起来。
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闪过犹豫,沉默好一会,才缓缓开口说道。
“按正常使用情况来估算,这条路的使用年限大概为5年。但要是能对交通量加以控制,比如说保持平均日交通量在1000辆小客车以下,这样的话,使用年限倒是还能再延长一些。”
呵呵!
逢山忍不住冷笑一声,心想这话说得挺有水平。
乍一听,似乎还不错,小客车日交通量,可不就是指轿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