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升官赐爵(2/2)
“如果你之前有两级爵位,如今就能当正式的屯长了。好歹秩比二百石,算是个军官呢。”
“就是不知州君说著帮你上书,能不能酌情提拔一些。”
刘备淡然道:“备一介布衣,汉室末胄,没什么大本事,只是愤懣於鲜卑年年寇抄乡人,也想为天下尽一份力耳。”
“能有功则赏最好,没有就再等机会,边关战事这么多,我等一腔热血,满身本领,还怕升不了爵位吗?”
“知命之士,见利不动,临死则死,临战则战。备虽寡德,诚慕古人之节,莫以小利为念。”
眾人见刘备都没发牢骚,也便安静下来了。
未几,州中从事鲜于辅亲自带著使者来刘备家门前宣读詔书。
出人意料的是,刘备的宅邸平平无奇,家中陈设简单,也没有女眷。
鲜于辅入门时,麂皮靴陷进积雪中。
目光扫过之处东墙草蓆叠如龟甲,北窗悬著未编完的芒鞋。
这一家当真清苦的可怕。
“这番贫寒之处,不像是能养出玄德这般大才的地方啊。”
“该不会是玄德知道我要来,特地学那些清流名士故意收拾的这般穷酸吧?”
“哎!姓鲜于的,你怎么说话呢。”张飞受不得委屈,当即发了毛。
关羽拦住了张飞,倒也站出来说了句公道话:“我大兄光明磊落,跟那些偽君子可不一样。”
“从事儘管可去打探打探,兄长年少早孤,阿母在他留学那年也走了。”
“兄长守孝两年零一月,素衣不改,衣食都靠宗人接济,平日里还得织席贩履填补財货。”
“便是如此,还经常照顾乡中少年,这才落得身无余財。”
鲜于辅恍然大悟,说起来涿县刘氏宗族不小,但同一族內也分三六九等。
刘备这一支之前混的还行,偏偏老爹走得早家道中落了。
就是公孙瓚来涿县当县令,也没想著拉这个师弟一把,给他安排个县尉噹噹,为啥呢?
刘备现在没那个资格……出来混,都是看出身背景的。
万事起步难,歷史线的刘备早年全靠宗人帮衬,所谓的求学於名师卢植,其实就是他族叔资助刘备钱买个文凭。
按汉代的风俗,都是名师的入室弟子教授这些记名弟子,刘备这辈子未必真见过他那位名满天下的老师……
二人在歷史上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任何交集,甚至刘备一辈子都没提过他的授业恩师,足以看出这一点。
公孙瓚在卢门之下学不成,最后乾脆改投到太尉刘宽门下,卢门的水很深,真没想像的那么简单。
鲜于辅寻思著,之前刘政还说他是涿县乡豪,仔细想想,这还夸大了……刘备这一支脉全家就剩他一口人,连村豪都算不上。
合著涿县刘氏全靠著他两个有钱的叔叔撑著门面呢。
“好个昭昭玄德!”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玄德还能这般出类拔萃,在下佩服。”
鲜于辅隨后请出宫里来的謁者,宦官拿出赤帛詔书,声音悠长道:“刘备听詔。”
刘备听闻宫中来人,心中一惊,那只怕不会是升三级爵这么简单了。
看来刘虞的举荐还是有作用的。
他当即行了天揖:“草民在。”
“皇帝制曰:彼年胡患猖獗,幽州多难,时有豪杰,奋发国威,闻刘使君举荐,玄德特多军功,屡出奇谋,奋武鹰扬……”
“论前后功,特拜郎中,参本郡军事,如律令。”
声浪震落檐角冰锥,冰碴子碎裂在少年肩头。
当“拜郎中,参本郡军事”八字盪开时,
刘备接过詔书,神情恍惚。
本来没抱希望,没想到还真被刘虞办成了。
“草臣谢陛下。”
刘备抬头的一剎那,雪光霎时涌入眸底。
他望向院外官道,在楼桑村的残碑旁。
他好似听到了歷史的迴响。
大汉朝走到今天,已经无药可救,要经歷脱胎换骨,九生九死才能浴火重生。
而大汉浴火的第一步,正是刘玄德的涅槃。
从无到有,这第一桶金不就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