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团队升级(2/2)
林琛正对著电脑屏幕抓耳挠腮,屏幕上是他为新项目(一个关於古董造假的小成本喜剧)写的剧本初稿,暂定名《真假古董店》。他试图把重生前看过的那些经典喜剧桥段和自己那点“皮”劲儿融合起来,但效果…他自己看著都觉得有点乾巴。
“浩哥!浩哥!”林琛扯著嗓子喊,“让你找的靠谱编剧,有眉目了没?我感觉我这脑浆快被这剧本榨乾了,急需外援输血啊!”
陈浩从一堆网线和插板里抬起头,一脸苦相:“琛哥,难啊!稍微有点名气的,一听咱们这刚成立的小作坊,预算又抠搜,要么直接掛电话,要么开价能嚇死一头牛!便宜的倒是有,可那写出来的玩意儿…”他做了个呕吐的表情,“比食堂张阿姨做的创新菜还让人绝望!”
“要人才,要便宜,还要能忍受咱们这破环境…”赵哲推了推眼镜,冷静地补刀,“这概率,比咱们《石头》当初票房爆了还低。”
林琛烦躁地挠了挠他那头因为熬夜而愈发凌乱的头髮。剧本是项目的灵魂,一个撑不起场子的灵魂,再好的点子也是白搭。
难道真要自己硬著头皮上?他对自己那点“皮”式幽默在长篇剧本上的驾驭能力,实在没什么信心。前世扑街的记忆又开始隱隱作痛。
就在这时,刘姐拿著个快递信封走了进来:“琛娃子,有你的信,看著不像gg。”
林琛疑惑地接过来。信封很普通,寄件人地址是本市一个老旧的居民小区,寄件人名字:王莉莉。
王莉莉?林琛在记忆库里迅速搜索。重生前,这个名字似乎…有点模糊的印象?好像是某个鬱郁不得志、脾气挺怪的编剧?写过一些不错的本子,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拍出来,后来就销声匿跡了?
他拆开信封,里面只有薄薄的两页纸和一封简短的手写信。
信纸抬头印著某个早已倒闭的影视公司logo,字跡娟秀中透著一种锐利的锋芒:
林琛导演:
冒昧来信。
看了《疯狂的石头》,笑过之后,有些话不吐不快。剧本结构取巧,人物动机儿戏,笑点依赖巧合和演员临场发挥(尤其那个女学生),整体缺乏深度和真正的戏剧张力。
若想走得更远,需补强核心创作力。
附上我对其中一个情节的修改建议(卫生间换宝石),仅供参考。
祝好。
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