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振作勛將(2/2)
“对於这一点,朕心中已经有了想法,但是,朕毕竟不曾亲临治军,故而找你过来,想听听你的想法。”
事实上,对於朱祐樘来说,他最看重汪直的地方,恰恰是汪直曾经的经歷。
作为身负战功的大太监,汪直对於治军领兵是很有心得的,而且他是宦官,既非文臣也非武將,说话的时候,自然能够跳的出这两方的体系桎梏,会更加客观一些。
汪直闻言倒是一愣,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躬身道。
“皇爷请说,奴婢必定言无不尽。”
於是,朱祐樘点了点头,道。
“如今勛將子弟多不成器,除了因为军府势弱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其中大多衣食无忧,少有进取之心。”
“故而,朕打算將京中勛贵当中,年满十五以上,三十以下的勛贵子弟,都召入宫中,將其编入禁军,宿卫宫城。”
“这样一来,他们身在御前,朕可以时时看顾监督,將他们放在身边歷练,待得时日够久,便可派到边境守御一方。”
这个法子,朱祐樘自然是跟大明之后的某个王朝学的。
不得不说,这个王朝虽然有各种缺点,但在对封建制度的推动上的確是登峰造极。
他们引以为傲的八旗兵,虽然在后期孱弱不堪,可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內,的確拥有足够强的战斗力。
其中,御前侍卫的制度,可以说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至少在朱祐樘看来,这种制度是可以化用到当下的。
不过……
“奴婢没猜错的话,皇爷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这些勛將子弟,以方便他们在日后成为军中的支柱,不知可是如此?”
听完了朱祐樘的想法,汪直沉吟片刻,很快就开口问道。
对於这一点,朱祐樘倒是也並不讳言,作为皇帝,他自然是要將军权握在手中的。
但是,这句话说说容易,做起来却並不难。
作为皇帝,从制度上来说,朱祐樘天然对军队有控制和指挥的权力,但正因为这种权力是建立在制度上的,所以,当他想要一定程度的脱离制度的时候,权力就会失控,更不要谈能够做到如臂使指了。
归根到底,军队是由人来组成的,所以,想要真正控制军队,还是要依靠人来完成。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朱祐樘选择这种制度的原因所在。
汪直见到朱祐樘点头,心中也有了想法,於是很快便道。
“皇爷既然问奴婢,自然是想听实话,既然如此,那奴婢也就斗胆直言了。”
“奴婢觉得,皇爷的这个法子若是能落实的好,必然能起到大用,既能够將勛贵的心都笼络到皇爷这边,还可以提高对军队的控制力,还能让势弱多年的勛贵势力重新振作起来,可谓是一举多得。”
“但是问题就在於,它落实起来,恐怕有些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