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风土人貌(1/2)
离开咸阳宫后,江军並没有选择乘车归去。
而是选择步行,自从来到咸阳之后,还从没有好好看一看这座繁华的帝都。
咸阳宫附近都是豪宅华府,显然这里只是权贵们的居住地。
可能是为了上早朝更便捷,所以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喜欢聚集在这附近。
尤其是靠近咸阳宫各个宫门的地方,那房价足以让人望而生畏。
寻常之人,根本就买不起。
就算买得起,没有地位也不能居住在西区。
一路走过去,西区的府苑给江军的感觉,就是两个字,奢侈!
各种园之中飘荡著的香,让人心旷神怡。
蒙毅作为郎中令,帝国九卿之一,府邸自然也是挨著宫门最近的地方。
经过蒙府时,江军並没有选择回去。
而是继续朝著街市而去,这边都是住宅,也没有什么好看的地方。
毕竟现在的自己,已经不是那个没见过世面的刑徒了。
就连始皇帝的皇宫大殿,自己都去过了。
这些权贵们的豪宅大院,无论修的多么豪华奢侈,也远远不如咸阳宫的巍峨宏伟。
漫无目的閒逛著,约莫用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江军方彻底离开了住宅区域,进入了一个十分热络的街市。
两旁小贩们,兜售著各种各样的商品,口中也不停吆喝著。
这让江军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意,这才是生活,这才有人间烟火的味道。
这里就是市亭,秦朝律法森严,商人地位並不高。
商业活动,都需要在官府指定的市亭进行交易。
为了维护市场安稳繁荣,朝廷也会有指定的小吏,负责亭市的秩序与监管。
如各种泼皮无赖闹事,防止他们扰乱公共秩序。
更重要的是朝廷各种违禁品的管控,以及税收。
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就一直实行耕战策略,重农仰商也是秦朝的基本国策。
商人哪怕是富可敌国,都不允许乘马车,穿绸缎。
锦衣华服,豪宅大院,皆不允许。
“这个多少钱?”
江军来到一个摊贩的摊子前,看著热气腾腾的陶罐,有些好奇。
“一文一碗。”
“官爷,咱家的蒸麦饭可香了。”
摊主看了一眼江军,身穿官袍,又不认识蒸麦饭,应是外地来的官吏。
好贵!
江军脑海不由想道,要知道这一枚秦半两,可是能够买两斤粟米。
这个时候的秦朝已经有了小麦与大麦,这是用麦子蒸的饭?
早在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就已经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小麦与大麦了。
到了秦朝时,寻常百姓家便已经吃上了麦子。
只不过这东西受限制於发酵技术,並没有出现后世面馒头那种可口的食物。
多为底层百姓为了果腹,方才会去製造成类似蒸米饭或水煮麵疙瘩般的简单食物。
当然,这个时代的主食还是以粟米为主,麦子为辅食。
而稻米,也只有权贵之家,才能买得起,因为產於岭南地区,价格昂贵无比,寻常人家根本吃不起。
但是因为口感非常好,软香可口,所以备受达官显贵们追捧。
故而也有不少商人,不远几千里,去岭南购买稻米,运到中原地区高价售卖。
“二碗。”
江军思考片刻,决定尝尝鲜。
但价格太贵了,自己可没有当大冤种的习惯,伸出两根手指,討价还价道。
还真別说,挺香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