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菩提授艺,杨镇化形(1/2)
却说那三只小妖隨菩提祖师,飞过几个山头,便见一座石山之中,洞府隱现。
洞府门前,千株古柏苍劲,万节修竹青翠。
洞门顶上,横悬一石匾,篆体鐫刻十个古朴大字: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只见祖师袍袖轻挥,两丈高的石门便吱呀作响,向两侧缓缓开启。
玉面狐与小参精翻身跃下虎背,隨杨镇紧跟祖师步入石山腹地。
洞顶高达五丈,行走其间的小妖更显渺小。
顶上密嵌无数夜明珠,散发光芒皎洁如昼,竟似杨镇前世所见的白炽灯一般。
一行未行及一里,远处忽有强光刺目射来,杨镇不由得眯紧了虎目。
再睁眼时,眼前赫然换了天地:但见碧空如洗,流云舒捲,林木葱蘢环绕,溪涧清流潺潺。
处处有香,声声闻啼鸟。
杨镇心中大是惊异,方才飞越山头,只道是座寻常石山,岂料內里竟藏著如此一方洞天福地?
想来,必是祖师神通开闢的小千世界了。
举目望去,唯见一座两层竹楼,临溪而筑,偎在山腰半坡。
楼前有方石台,约五丈见广。
台上四个蒲团,按“三星拱月”之势摆开。
菩提祖师盘膝稳坐中央蒲团,招呼道:
“尔等三个,且来坐定。”
三小妖自是乖觉入座。
祖师又道:
“吾门集儒释道三家所长,顺应自然,有教无类,不重繁文縟节。
自今日起,杨镇为吾第五代弟子,颖童与颖善则为九代记名弟子。门中其他师兄师姐,待有缘时自会相见。
此后七日,为师在此传尔等道法,期满便须与镇元大仙一同赴那盂兰盆会去。”
祖师遂开坛讲道:
玉面狐承了“动”字门中的阴阳之术与外丹法门;
杨镇得了“术”字门里的趋吉避凶,投签问卜之道;
沈颖善这边,祖师说道:“你心念自保,五行属土。为师便先传你《潜幽诀》,此乃先天土遁秘术,学成之后,藏形地底,纵是神仙也难觅踪跡。”
七日时光弹指即逝,祖师將各自法诀关隘悉心点拨,临行又吩咐道:
“俗语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年之后,为师回山再来考校尔等技艺精进,好自为之罢。”
……
祖师身影方消,三妖犹觉身置幻梦。
小参精使劲掐了掐脸蛋,隨即一脸陶醉:“颖童师姐,疼的!是真的!不是做梦哩!”
玉面笑道:“还是唤我玉面师姐吧,听著顺耳些。”她与杨镇相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底的欢欣。
於是三只小妖便挤在那两层竹楼里安顿下来。
光阴荏苒,转眼半年。
这日,杨镇正执签卜卦,盯著卦象喃喃:“……乾离相衝,主火患之兆?”
猛然间,他脸色一变,似想起什么,失声惊叫:“糟了!”
话音未落,“轰!”的一声巨响,已从隔壁玉面房中炸开!
杨镇那硕大虎躯纵身撞破窗户,只见浓烟滚滚中,一女子灰头土脸,捂著口鼻连咳带喘地往外冲,不是玉面狐又是谁?
再看她身上罗裙被丹火燎焦了大片,春光难免泄露,杨镇只得摇头哀嘆:这半年来,是第几回炸炉了?
偏生这回火势格外凶猛,眨眼间,小竹楼已著了小半。
“等等!小参?!”杨镇心头一紧,又掉头扑向小参房间。
但见浓烟瀰漫之下,小人参精半个身子卡在地砖里,咳得上气不接下气,动弹不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