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唇枪舌剑终有尽,笔走龙蛇意无穷(1/2)
刘奚迎著眾人目光,朗声道。
“非我欲动摇国本,实乃诸君所固守之天理,早已失其本真。”
他声调一沉,如引金石之言。
“先贤向子期,已为此做出註脚。生之为乐,以恩爱相接。天理人伦,燕婉娱心,荣华悦志……以宣五情。纳御声色,以达性气。此天理自然,人之所宜,三王所不易。”
引文一出,满座皆静。
刘奚未给对手喘息之机,言辞如刀。
“这才是天理人伦的根,它源於人性,而非枷锁。今日之辩,雅正之体与人心之用,孰轻孰重?向子期之言,已是答案。人心之用,即为天理之体。”
他向前一步,目光如炬,直指袁氏兄弟。
“二君之错,在於捨本逐末,抱残守缺。尔等將父子之亲、君臣之义,抽离其后的人性温情,使其沦为一具失了魂魄的枯骨。难道没有礼法的束缚,身为人子就会父死而歌吗?”
袁氏兄弟脸色铁青,正欲强辩。
一个清朗声音响起,不大,却压下了满座议论。
裴遐淡然开口:“今日体用之辩,看似纷繁,根源只在一处。对有与无的认知罢了。”
此言一出,全场愕然。
裴遐竟將一场礼法之爭,直指玄学根本,偷换概念。
但是他是主人,也没有人反驳什么。
“二君所固守的,是一个抽离了人心的雅正之体。”裴遐问道。
“一个没有血肉的礼法空壳,与无何异?一个无,又如何生发出维繫人伦的功用?”
他目光最终落在刘奚身上,带著讚许。
“真正的理,便在这活生生的人心之用。”
说罢,裴遐端起酒杯,朝刘奚遥遥一敬。“此辩,何须再续?”
刘奚心中雪亮,却暗自苦笑。
裴遐此举,看似为他一锤定音,实则借力打力,已將今日之论,悉数纳入其长辈裴頠的崇有论的框架之下。
这分明是在用裴氏的道理,来註解自己的文章。
自己的论点,根基在於人性本善,礼法应顺应这份善意,而非反过来苛责人的行为。
看似都在反对僵化的旧礼法,但內核已然被偷梁换柱。
就在裴遐话音落下,满堂宾客以为今日之辩已然尘埃落定之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却从角落里响了起来。
“说得好听。”
眾人循声望去,孔目站了起来,此人向来以严苛守礼著称,他脸色铁青,目光直逼刘奚。
“什么人心之用,什么天理自然,不过是玄之又玄的清谈罢了。”
孔目冷笑道,“刘监丞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无非是想为你自己平日里那些惊世骇俗、不合礼制的行为,寻一个冠冕堂皇的藉口罢了。”
辩论不过,继续人身攻击,这是很低级的手段。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发难,刘奚却不见丝毫慌乱。
他静静地看著那名孔目,直到对方的声音渐息,才缓缓开口。
“我行我事,非为好胡风,亦非为惊世骇俗。”他的声音平静而清晰,“只为心中之善,行事之便。”
“空口无凭。”刘奚环视四周,朗声道,“诸君久居洛阳,想必听闻过,近几日中出现了一种名为孝车的物事?”
此言一出,堂上起了些许骚动。
“自然听过,我邻家便有一辆,其家老父瘫臥数年,如今竟能由其子推著出门晒日,可谓奇物。”
“是啊,听闻此车以木为轮,人坐其上,只需一人在后轻推,便可行走自如,省力无比,故得孝车之名。”
那孔目亦是一愣,不知刘奚为何突然提起这个。
刘奚迎著眾人疑惑的目光,一字一句地说道:
“不才,那风靡洛阳,能让不良於行的长者重见天日,能让孝子尽心中之善的孝车,正是在下不忍见城中一臥病老者终日困於斗室,而绘製图纸,交由匠人所造。”
轰——
所有人,包括刚刚还咄咄逼人的孔目,都目瞪口呆地看著刘奚,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那个被指责为好胡风的狂徒,那个被认为是动摇国本的俗吏,竟然是那个造出了全城交口称讚的孝车的大善之人?
这一刻,所有关於“礼法”、“雅正”、“胡风”的指责。
都在这辆小小的孝车面前,变得苍白无力,不堪一击。
眼见反对方將要一败涂地之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陡然响起,如尖刺划破绸缎。
“此番高论,令人大开眼界。”
何绥缓缓起身,嘴角却噙著一丝冷笑。
他抚掌道:“我有一惑,不吐不快。你今日之论,句句不离向子期。然向子期作《庄子注》,未成而身故,文稿未曾流传。天下治《庄》者数十家,无人敢称得其精髓。”
“你从何处得此真传?莫非是向子期託梦於你?”
说白了,这种辩论还是要看根基,说的对不对,其实不重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又有几人能说服別人。
大部分时候,这种辩论,就是看谁支持者多,而不是看谁对。
这个问题的核心,便是指责刘奚,你有什么资格拿庄子出来说话,你配吗?
就在这时,角落里一个毫不起眼的身影站了起来。
那人身著粗布衣衫,皮肤黝黑,与周遭的华服格格不入。
他平静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传遍全场:“他確实有这个资格。”
何绥目光轻蔑地扫过那人,嗤笑道。
“呵,今日真是奇了。先前来个部曲也就算了,现在又来个老农。哪里来的老农,也敢在高门雅集上插嘴?”
何绥挥了挥袖子,如同驱赶苍蝇。
“此乃公卿论道之所,一介白身,懂得何为《庄子》?退下!”
向纯长嘆一口气,“我確实不懂太多大道理。但是《庄子》之论,我还是略懂一些的。而刘奚,也確实有资格討论家父之学说。”
他顿了顿,终於收回目光,正视脸色开始剧变的何绥,平静报上身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