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公主日记》筹备受挫(2/2)
结果很快出来了。
艾伦打来电话,语气充满了歉意和无奈:
“里昂……我很抱歉。董事会……没有通过。”
“他们认为项目本身有潜力,但对你同时担任编剧和製片人,尤其是跨越如此大的类型表示严重担忧。”
“他们觉得……无法將这样一部重要作品交给一个只在恐怖片领域证明过自己的电影人全权掌控。”
萝拉的声音也从听筒里传来,带著真诚的惋惜:
“里昂,別灰心。剧本非常出色,只是时机或许还不成熟。”
里昂握著电话,沉默了几秒钟。
失望是有的,但並不意外,更谈不上绝望。
他早已不是那个会被一次拒绝打垮的愣头青。
“没关係,艾伦,萝拉。谢谢你们的努力。”
他的声音平静得出奇。
掛了电话,他没有丝毫停顿,立刻让格雷格整理了项目计划书,开始向下一个目標进发。
然而,现实再次给了他冰冷的反馈。
华纳兄弟的高管对青少年喜剧市场表示怀疑,认为其票房天板有限;
派拉蒙委婉地表示他们的製片计划已经排满;
索尼哥伦比亚倒是感兴趣,但开出的条件极为苛刻,要求完全掌控制片环节,只给里昂保留一个掛名编剧的位置,这直接触犯了里昂的底线,被他毫不犹豫地拒绝;
环球影业则对里昂要求的最终剪辑权和分红比例连连摇头。
隨著一次又一次礼貌的拒绝,一连串的碰壁,即使以里昂的冷静,也不禁感到一丝烦躁。
他站在自己公寓的落地窗前,看著这座梦想与残酷並存的都市,
深刻地意识到,即使手握成功的作品和未来的记忆,想要打破行业的固有偏见和壁垒,依然困难重重。
六大製片厂仿佛六座巨大的城堡,每一座都有著自己坚固的门扉和挑剔的守门人。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家,也是他內心最为矛盾的一家——迪士尼。
之所以放在最后,原因很复杂。
一方面,他清晰地记得前世《公主日记》正是由迪士尼投拍並大获成功,这仿佛是歷史既定的轨跡。
但另一方面,他也深知此时迪士尼內部正深陷泥潭。
董事长麦可·艾斯纳与董事罗伊·迪士尼等人的权力斗爭已趋於白热化,公司內部氛围紧张,战略趋於保守。
他担心在这个节骨眼上,这样一个外部项目,尤其是由他这样一个“恐怖片专才”带来的项目,
很容易成为內部政治斗爭的牺牲品,或者被繁琐的流程和內耗所拖垮。
为了保证成功,他做了更充分的准备。
除了《公主日记》,他早已凭藉记忆,將未来同样属於迪士尼的两部卖座作品
——《雪地狂奔》和《怪物公司》的剧本写出,並註册了版权。
这两个项目,一个適合迪士尼真人电影部门,
一个將是动画领域的重磅炸弹,是他准备用来增加谈判分量、甚至作为交换条件的重磅筹码。
他几乎已经不抱太大希望,只是出於“尽人事,听天命”的心態,
让格雷格將《公主日记》的计划书递交给了迪士尼,当然也没有第一时间就拋出另外两个筹码。
他开始认真考虑独立製片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