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统一极北之地(2/2)
各自带领的二十万大军的用处就来了,他们要守好三国的重要城市,维持好当地秩序,让老百姓该干啥还干啥。
只有让极北之地的人都认可大秦,他才能拿到更多气运点。
现在他可全指望这些气运点了。
据估算,极北之地差不多有二十亿人,等以后人口越来越多,气运点肯定也会跟著涨。
苏恆负手立於城楼上,望著扬尘远去的大军,眼底映著烈烈军旗。
忽闻身后传来沉稳脚步声,回头便见诸葛亮手持羽扇,一袭青袍在风中猎猎作响。
“陛下目光如炬,此役之后,极北之地尽归大秦版图。”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推行郡县制。
废除诸国旧贵族封地,设三十六郡,郡下设县,委派官吏直属於朝廷。
如此一来,政令通达,方能真正將此地攥在手中。”
“同时设立粮仓、驛站与学府。
粮仓囤粮以抗极北苦寒,驛站畅通消息稳固边防,学府则广纳寒门学子,重塑大秦根基。”
说到此处,诸葛亮神色郑重,“此外,臣建议大力鼓励生育,凡育有三孩之家减免赋税,五孩者赐爵;保障民生需严控物价,严禁世家囤积物资。”
“至於武者……”
诸葛亮眸光微冷,“需立铁律约束。武者不得隨意对普通人出手,违者断其经脉;高阶武者若动凡俗,需向朝廷报备。
唯有如此,方能避免『一人怒而屠城』的乱象,让百姓安心向秦。”
刘伯温捻著鬍鬚,上前一步,目光如炬:“陛下,孔明所言极是。推行郡县制虽能集权,但需警惕旧贵族暗中反扑。
臣建议在新设郡县中安插暗卫,明察秋毫,一旦发现异动,即刻上报。
同时,可將部分旧贵族子弟召至都城,表面上封以虚职,实则作为质子,断其反叛念想。”
“在鼓励生育方面,除了赋税优惠,还可设立『育儿工坊』。”
“工坊中配备稳婆、医官,为產妇提供专业帮助,降低生產风险。如此一来,百姓生育顾虑减少,人口增长自然更快。”
“至於限制武者,光有律法不够。”
刘伯温神色严肃,“可在各地设立『武道监』,由朝廷直属,专门监管武者行为。
同时,开放武道监的晋升渠道,吸纳品行端正的武者任职,既削弱了游离武者的势力,又能为朝廷所用。
如此恩威並施,方能让极北之地真正长治久安。”
苏恆听完二人所言,抬手抚掌笑道。
“两位爱卿果然思虑周全!
郡县制如骨架,暗卫质子如筋脉,育儿工坊与武道监便是血肉——如此一来,极北之地必能拧成一股绳!”
他指尖敲了敲城墙青砖,目光投向天际:“便依此计推行。
待统一之后,先以三个月为限,让新政在各郡生根。
刘伯温,你亲自统筹暗卫布防;诸葛亮,育儿工坊与武道监的章程,三日內务必拿出细则。”
诸葛亮:“遵命,陛下!”
刘伯温:“遵命,陛下!”
两人退下后,苏恆慢悠悠走下城墙,打算在皇城四处转转。
典韦闷头跟在后面。
“恶来,你瞅这皇城咋样?”
典韦瓮声瓮气道:“陛下,要说实在的,这地儿看著气派,可到处破破烂烂的。屋檐都歪了,地砖也坑坑洼洼,……”
苏恆闻言笑出声。
“朕也觉得寒酸。大秦要做极北之地之主。
得建座新帝都——要让百姓抬头看见城墙,就知道什么叫『天朝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