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荷花池(求月票,求追读)(1/2)
“要香菸不,便宜卖?”
“不用。”
在羊城的火车站,有小贩向李宇小声兜售香菸。
李宇大致看了看,有好几种牌子的香菸。
羊城牌香菸。
双喜牌香菸。
还有白云牌,红玫牌,椰树牌。
李宇的隨身空间內有一些香菸,比如:万宝路,良友。
羊城的火车站很大,与之相比,1988年深城的火车站就是小卡拉米。
李宇今天从深城坐车到羊城来,了四块钱。
上午十点半过到的羊城火车站,这里排队买火车票的很多,他从上午排到下午快五点才买到前往贵阳的火车票。
要想去蜀都,需要转几次火车才行。
从羊城到贵阳,火车票二十多块钱。
但这是后天早上的。
李宇需要在羊城待两个晚上。
1988年的羊城虽然也在搞建设,但远没有特区深城热闹。
先在火车站附近瞧瞧,了解下这边的情况。
火车站附近人流很大,来这里卖各种东西的贩子和倒爷很多。
即使检查更严一些,但也挡不住。
猫捉老鼠,李宇一下午就见到了三次。等检查的人走了,小贩和倒爷们,又冒了出来。
每次也有一些倒霉蛋被抓住,但只能自认倒霉。
卖各种水果的也多,有证的,无证的。
李宇为什么不在这里买水果放进隨身空间,然后带到蜀都去卖呢?
因为蜀都各种水果都有,连荔枝,芒果都有,从这边带水果过去,赚不到什么差价,甚至还可能赔本。
目前李宇能想到的就是带电子表到蜀都去卖。
为什么是蜀都呢?
因为穿越前,李宇是在蜀都读的大学,毕业后也在蜀都,对蜀都比较熟悉。
当然,1988年的蜀都,肯定不是2030年的样子,存在很大的差异。
熟悉一些总比去陌生的內陆城市好。
而且,这个时期,蜀都人口也不少,消费能力在內地大城市中是很强的,不用担心电子表卖不出去。
八八年的羊城,也没什么好看的,大多是老旧的房子,街道。
待了两个晚上。
早上,李宇坐上前往贵阳的绿皮火车。
车上也是各种味道参杂,好在不是夏天了,已经是九月中旬,火车內,不再是蒸笼,会舒服很多。
“同志,你也是出差啊?去哪里?也是贵阳?”
位置在李宇旁边的大姐打招呼。
这个时期,还没有形成打工潮,坐火车的大部分是各地出差的人,其次是贩子,倒爷。
“我去蜀都。”
“蜀都?那更远了,到了贵阳还得转车才行。”
李宇跟这个大姐閒聊。
知道他是从贵阳到羊城,现在是返回,是出差的。
“唉,我也去深城那边看了看,真是嚇人啊,几天就能盖一层楼,好多新的楼房,与之相比,內地差距太大……”
大姐感慨。
李宇说道:“国家刚开始改开,先是沿海,之后肯定也会放开內地的,到时候內地发展速度也不会慢,將来会越来越好。”
“你年纪轻轻倒是客观。”大姐说道:“现在政策都不稳定,谁知道以后会怎么变。”
现在改开的政策还没有完全確定下来,尤其是內地,各地方政策理解,执行都存在差异,有的过於宽鬆,有的过於严格。
让不少人迷茫,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李宇要不是穿越回来的,他也会迷茫的。
改开是摸著石头过河,未来谁也说不好。
有这位大姐说话,李宇这次旅途倒也是不怎么单调,也不用总是躲到隨身空间去乘凉。
“李宇弟弟,我带了盐鸡蛋,还有饼子,一些榨菜,你尝尝。”
“嚯,你带著包子,还有肉饼,比我吃的好,我沾沾你的光。”
“何姐你客气了,我是钱有些大手大脚的。”
“是有些大手大脚了,你虽然年轻,但也要学会存钱,以后好討老婆……”
相处半天时间,两人已经熟络,知道彼此的姓名,哪个地方的人等粗略的信息。
大姐叫何洁,二十七八岁的样子,贵阳人,具体什么工作,在哪个单位,李宇没有多问。
下午。
何洁聊到了蜀都的一个名人,“汉城奥运会,你知道不?新闻有报导,你们蜀都有个运动员拿到了金牌,是我国第一块桌球奥运会金牌……”
这个新闻,李宇之前看报纸看到过,是蜀都新都县的人,桌球男子双打,在汉城奥运会上夺得了金牌,也是第一块桌球奥运会金牌。
晚上的时候,何洁还提醒李宇:“火车上经常出现扒手,你把钱藏好,睡觉时也不要睡太死了……”
一个心地善良的姐姐。
叫大姐都不合適,毕竟人家还没有三十岁,虽然比李宇大十来岁。
结果,李宇他们没有遭遇扒手,但听到其他车厢出现了扒手,还没有找到人。
搞得大家都紧张了,不敢放心睡觉。
李宇倒是无所谓,身上放著几块钱,其他的放在隨身空间中的,谁也偷不走。
一天多时间过去。
终於到了贵阳火车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