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封爵秦王,开府仪同三司!(2/2)
本想著救出皇帝后,让皇帝亲自处置建寧王,如此谁也寻不出他的错误,可现在,皇帝不仅不处置建寧王,反而为其大加封赏。
陈玄礼心头不禁泛起了苦水,以建寧王睚眥必报的性格,自己死了不要紧,可家人何其无辜啊!
陈玄礼苦不堪言,李亨同样后悔不叠。
盖因皇帝对建寧王的封赏早已远超规制。
先不说秦王的特殊封號,光私设官吏这项,本朝便史无前例。
准许私设官吏,哪怕仅有二十个名额,那也足以让人趋之如騖。
他听完这两道圣旨,下意识的便联想到了,皇帝这是利用三郎的野心,制衡自己。
毕竟杨国忠死后,东宫將无人制衡,於皇帝而言,一家独大的东宫,就是蓄势待发的箭矢,隨时可能取而代之。
李亨心头不免生起一丝后悔,早知如此,还不如登基立三郎为太子呢!
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他望向李倓,只期望其知晓进退,懂得木秀於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从而拒绝皇帝的封赏。
李倓会拒绝吗?
当然不会。
甭管皇帝出於什么意图给得赏赐,但对他来说就是久旱逢甘霖。
原以为,拿个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虚衔已是顶格,万没想到皇帝直接给了他一份难以拒绝的赏赐。
李倓忽然明白,为何古代功臣明知皇帝的超额赏赐中暗藏杀机,他们仍要前仆后继、全盘接受。
因为真的难以抗拒啊!
就如眼下,他当然知道,只要接受了皇帝的赏赐,那日后太子李亨登基,自己必將成为其眼中钉肉中刺。
难道这样,他就要放弃赏赐吗?放弃自己应得的一切吗?
绝无可能?这颗毒苹果他吃定了。
李倓郑重谢恩:“谢陛下隆恩,臣绝不负陛下厚望,以身作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平定叛乱,恢復河山。”
三郎竟然接受了!?
李亨一阵头晕目眩,耳边全是李倓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句话是对他拒绝登基莫大的嘲讽。
李隆基把一切都看在眼里,脸上露出和善的笑容对眾人道:“诸位还不拜见秦王。”
“臣等拜见秦王殿下。”
隨著大唐帝国的第二位秦王的诞生,行在內的文武官员心底生出了几分別样的情绪。
秦王、私设官吏。
这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建国之初的那个欣欣向荣的政治环境。
一场风波,两道圣旨,彻底奠定了秦王李倓的基石。
接著他又举行了封赏仪式,將杨国忠、韦见素、崔方进等逆贼的財货全部赏赐给了自己的部眾。
每人又以功劳大小,各自加官进爵。
张敬轩功劳最大,授予从四品下的明威將军;王熊,授予正六品上的昭武校尉,杨三等人授予从五品上的游击將军。
底层士卒皆官晋两阶,且全部入大元帅府任职。
大元帅府基础班底略显雏形。
只是尚缺文臣谋士,这却急不来,需得徐徐图之,相信总有一天他的大元帅府会成为下一个天策上將府。
基於皇帝的慷慨,李倓给了皇帝一个承诺——今夜自己便奉陛下詔北伐逆胡,届时任您自由。
皇帝欣然同意,並颁发明詔,派出使者告令四方。
两者交易达成,皇帝开心,李倓开心,陈玄礼与李亨却是一肚子苦水,无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