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改良麦种(1/2)
初春的时间,田地里活不多,秦寿登门的时候王德发正好在家。
“秦大夫来了,快进屋坐。”
在院子编竹篓的王德发余光扫到秦寿,马上拍了两下衣襟起身招呼,一张圆润的脸上两颗本就不大的眼睛,笑得眯了起来。
进堂屋时,看向秦寿手中提的布袋,思索来意,毕竟这位医术高超的年轻大夫,可不会无事来他家串门。
在屋子做针线的杨兰听到动静,拎著一壶茶水进来,用的是家里最好的茶叶。
“婶子別忙活了。”见杨兰打开柜子,从里面拿糕点,秦寿拦下。
杨兰没听,將糕点装入碟子放在桌上后,才坐下。
秦寿说起了改良麦种的事情,要是村里人有意愿,今年春耕可以用新麦种播种。
杨兰听著两人的谈话,不由把目光落在秦寿身上。
身姿挺拔,穿著一身乾净的青衫,过去那副病怏怏、苍白透明的脸也变的红润有血色,这会说话的声音温润平缓。
只看外表,就和其他人完全不一样,她家老二读了十年书,和村里人比也能说得上一句有书卷气,但放在眼前的青年身边,和土里刨食的泥腿子没任何区別。
长的好不说,不但医术高超,德行都是杨兰没见过的好,穷人看病不收诊费,有些实在困难的,药都是免费送的。
因著村里有个方圆百里都有名的大夫在,看病的人络绎不绝,这两年不少人家都会准备一间乾净屋子供人过夜,甚至短租、长租的都有。
病人多了,药材需求量大,免费教人辨认药材,收的价格也高,村里人又多了一份收益。
今年还听说有几家准备种些药材,秦大夫会指导,这么想著,杨兰也起了心思,准备等人走了,和当家的商量商量,也留出半亩地种药材。
不过很快杨兰就没空想东想西了,听到秦寿说的麦子產量,和王德发同频高声道:“什么?!”
“六百斤!!!”
秦寿頷首:“中等田正常耕种,產量就在六百斤上下,上等田和下等田波动在百十斤。”
“这是真的吗,秦大夫?”
王德发知道以秦寿的为人,绝不会拿这种事乱说,但以他的理性判断,粮食亩產翻倍也是天方夜谭的事。
“我已经试种两年了,亩產有七百多斤。”
秦寿没有说谎,在院子右手边的地里这两年都种了半亩麦子,没怎么打理,但因为天地能量浓度高,產量自然也不错。
今年拿出来麦种,是因为他修为即將突破,等麦子成熟时,已经到了下一个境界,足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麻烦。
虽然没亲眼见过大宗师,不知他们战斗力如何,但高出两个境界,总归不可能还是自己的对手。
“太好了,秦大夫高义!”
王德发激动的一拍大腿,接著有些紧张问道:“不知道秦大夫那的新麦种有多少?”
“一千两百斤,大虎哥家里村长不用管,將种子分给有意愿种的人家就好。”秦寿说道。
“好,等会我就通知乡亲们,这个种子钱,秦大夫你看多少?”
王德发一口应下,问起了麦种钱,不说如此高產的种子,就是普通麦子一千两百斤也不是小数目。
“都是乡里乡亲,免费种就好,要是我改良的种子能改善乡亲们的生活,也是我的幸事。”秦寿摇了摇头说道。
知道秦寿不差这点,王德发就没有多劝,只是承诺道:“你放心,发到每家的种子,一定会种到地里面的。”
说完事情,时间快到中午,杨兰极力留秦寿吃饭,秦寿没答应,夫妻二人只好送他出门。
看著走远的青衫身影,杨兰胳膊肘捣了捣旁边的王德发:“瞧秦大夫这高大笔直的身板,哪有半分当初瘦弱的影子,从镇上刚回村时,传闻不大好,数著日子过活了,我看如今啊,村里没几个汉子有他身体壮实,好人有好报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