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主辱臣死(1/2)
听到敲门声的瞬间,张良的身体猛地绷紧,下意识將手上的《太公兵法》掩藏至一个毫不起眼的地方。
在做完这些后,张良才去开门。
他只是打开了一条微小的门缝,在借著屋內的光亮看清楚来人后,张良暗自鬆了一口气。
门外是几位作游侠打扮的少年,是他近来刻意结交的,用以打探消息。
自战国起,游侠便屡禁不绝,其中又以齐楚两地的游侠之风最盛。
这些游侠大多尚武轻生,以武犯禁,且极端重视名誉与信义。
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不矜其能,羞伐其德。
正因如此,像刺客豫让为报智伯之仇,漆身吞炭刺杀赵襄子,这样士为知己者死的事例,极其受到游侠们的追捧。
那几名游侠刚进入房间,便迫不及待地向张良敘述起近来城內的情况。
“近来暴秦颁布了焚书的命令,城內好多豪门大户都因不愿意上缴家里的藏书,被秦军闯入家中抓捕,就连三四岁的稚童都没能倖免。”
一名身材高大的游侠在说到这里的时候,眼中闪烁著仇恨的目光。
这名游侠的话音落下,旁边一位游侠心有余悸地补充道:“那些被搜出来的书都堆在渡口,据说烧了两天两夜都没烧完。”
张良听著这些游侠你一句我一句的敘述,不禁眉头紧皱。
在他看来,暴秦这是在通过焚书的方式,禁绝思想,使天下人都习秦法,书小篆。
习惯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它会在无声无息中改变一个人。
等到天下的百姓都习惯书写秦国的小篆,熟悉秦国的律法,和秦国一样以十月为正朔,並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后,又当如何?
张良相信,等到他们这批人逝去以后,便再无人记得曾经刻骨铭心的国讎家恨。
如此一来,只需经过一两代人的同化,天下便尽归秦所有。
“好狠毒的用心啊!”
当张良回过神来时,其身上的衣物早已被冷汗所浸湿,此时的他,只感到一阵后怕。
隨后,张良看向那群游侠所在的方向,出言询问道:“先前让你们办的事如何了?”
面对张良的视线,只见一位游侠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卷写满小篆的帛书。
这张告示原本是被秦吏张贴在市肆的,但被他们偷偷揭了下来。
张良从游侠的手中接过帛书,分外专注地瀏览起了上面的內容,只见上面写著:
“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
“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者,以吏为师。”
游侠们见张良如此专注地瀏览上面的內容,不由得面露喜色,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也被打消。
要知道,读书识字所需要的费,远不是普通人家所能够承受得起的。
因此能够读书识字的人,大多都是原六国中的贵族。
眼前这位青年,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是五代相韩的贵族,是策划了博浪沙刺杀的张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