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1/2)
李斯的府邸,位於咸阳城內一处地段极佳的位置,正对面便是吕不韦昔日的住宅。
这座府邸採用前堂后寢的布局,前堂主要用来会见宾客,处理公务,后寢则作为主人及家眷的居住空间。
相较於前堂,后寢更加私密,房间也更多,且拥有独立的庭院。
儘管府邸建造在巨大的夯土台基之上,但却没有任何装饰,十分简朴,只是在门闕上掛有一块由李斯亲自题写的牌匾。
儘管如此,整个咸阳城,却没有任何人敢於轻视这里。
只因为这是李斯的住处。
油灯散发出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房间。
李斯跪坐於案牘后,面前是一幅被展开的舆图,舆图上详细標註著关中地区的城池道路,以及山川河流。
临近下值前,他与右丞相冯去疾一同被皇帝召见,商量迁民垦边、以及徵发民夫修缮秦、赵、燕的旧长城等事宜。
“迁民三万户啊……”
李斯回过神来,將目光从眼前的舆图上移开。
对於徵发民夫,修缮秦、赵、燕的旧长城、用以抵御匈奴一事,他和右丞相冯去疾意见一致。
但在迁民垦边的问题上,他却与冯去疾產生了巨大的分歧。
冯去疾认为,关中乃大秦的根基,容不得丝毫动摇,为了不影响来年的收成,因此,应该適当减少迁移至边疆垦边的百姓户数。
冯去疾提议分批次迁移民户用以垦边,先迁移一万户,余下的在三年內迁移完毕。
冯去疾的这个提议,並不被皇帝所认可。
紧接著,李斯看准机会,向皇帝提议迁民三万户用以垦边。
最终,皇帝採纳了他的建议。
李斯的心里十分清楚,迁民三万户垦边一事已成定局,容不得丝毫更改。
接下来,只需再经过廷议,这件事便会被作为国策施行。
可以预见的是,那群儒生博士又会跳出来嘰嘰喳喳个没完,引经据典地批评这是苛政。
不过好在,被那群儒生博士奉为领袖的淳于越,已经因为“焚书”一事被免去官职,发还原籍。
眼下,对方应该正在收拾行李,没办法掺和朝堂上的事。
李斯想到这里,心情顿时好了不少。
要论朝堂上,他最討厌的人是谁,除了淳于越这个曾经的挚友以外,再无他人!
只因为淳于越在政见上处处和他唱反调。
凡是他李斯支持的,淳于越必然出言反对,反之也一样。
有好几次,李斯都恨不得將其腰斩於市,除之而后快,但最后还是碍於情面,硬生生忍住了。
“唉,也难怪长公子会作出那等不理智之事,想来应该是受了淳于越的挑唆!”
李斯在感慨完毕后,摇了摇头,重新专注於眼前的舆图。
当他的手指划过商顏山附近时,却硬生生停了下来,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商顏山……”
当初由郑国修建的郑国渠,將渭北平原四万余顷盐碱地变为高產田,亩產达“一钟”,使得秦国愈发富强,逐渐有了兼併六国的实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