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研究磁头(1/2)
三天后的深夜时分,秦思源依然在办公室里埋头计算。
桌上的茶水早已凉透,配发的加班糕点还搁在搪瓷盘里。
她面前摊开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著各种磁性材料的性能参数。
日本进口的磁头之所以音质出色,关键在於磁隙的精度和磁性材料的选择。
国產磁头普遍存在磁隙过宽、材料磁导率不均匀的问题,导致频响特性差,失真严重。
她用原子笔在纸上画著磁头的结构示意图,每一个尺寸都標註得极其精確。
磁隙宽度必须控制在2-3微米之间,这对加工精度的要求几乎达到了极限。
“还没休息?”
林涛敲门而入,手里端著一杯热腾腾的牛奶。
夜班保安刚刚巡逻完毕,整个厂区只有这间办公室还亮著灯。
“睡不著。”
秦思源接过牛奶,温热的液体让她僵硬的手指稍稍缓解。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这个磁头的技术难度比我想像的还要大。”
林涛走到办公桌前,看著那些复杂的计算公式。
秦思源的字跡很工整,每一个字母都写得端端正正,像是印刷体一般。
“遇到什么困难了?”
“还是材料的问题。”
秦思源揉了揉疲惫的眼睛。
“传统的铁氧体磁性材料磁导率虽然高,但频响特性不理想,而坡莫合金虽然频响好,但加工性能差,而且价格昂贵。”
林涛点燃一根烟,在办公室里踱著步。
窗外的夜风吹动著树枝,发出沙沙的响声。
车间里的发电机依然在轰鸣,那道独特的涡轮啸叫声已经成为新阳厂夜晚的背景音。
“红星,分析磁头材料的最优解决方案。”
他在心中默念。
林涛的最近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了厂区的內部规划上,磁头的生產问题仅仅是锦上添的事情。
“检索中,目標:高磁导率、低损耗、易加工的磁性材料。”
“分析完成。建议採用非晶態合金材料,具体成分为fe78si9b13。该材料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矫顽力极低,磁导率可达8万以上。製备方法:急冷凝固技术,冷却速度需达到每秒100万度。”
“另外,磁隙对位精度问题可通过光刻技术解决,建议製作光刻模板,利用紫外线曝光定位,精度可控制在1微米以內。”
红星提供的解决方案虽然超前,但基本原理並不复杂。
关键是如何在1980年的技术条件下,实现这些工艺。
“思源,你听说过非晶態材料吗?”
林涛在她对面坐下,烟雾在昏黄的灯光下缓缓上升。
“非晶態?你是说玻璃那种无规则原子排列的结构?”
秦思源放下原子笔,眉头微皱。
“对,就是那种。”
林涛弹了弹菸灰,秦思源果然是见多识广。
“如果用非晶態的铁硅硼合金做磁头材料,会怎么样?”
“非晶態金属?”
秦思源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这个想法很有意思,从理论上来说,非晶態合金没有晶界,磁畴结构更加均匀,磁导率应该会很高。”
她重新拿起笔,在纸上快速计算著。
“但是怎么製备?金属的非晶態需要极高的冷却速度,实验室里都很难做到。”
“急冷凝固技术。”
林涛压低了声音。
“用高频感应炉把合金熔化,然后喷射到高速旋转的铜辊上,瞬间冷却成薄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