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所到之处,皆是大唐!(2/2)
究其根源,在於西突厥掌控著东西命脉——丝绸之路!
这些异国每年皆有庞大商队往来。
必经之路,便是这丝绸之路!
故而多年以来,西突厥与这些异域邦国交往甚密。
如今骤生如此巨变,消息自然迅速传至彼方。
这些异域国家虽感震惊,却並无太多惧意。
最要紧的缘由,便是大唐与他们相隔万里。
若陈迎新知晓彼等作此想法,定会抚掌大笑。
他正盼著这些国家保持这般“乐观”,如此方能轻鬆收拾!
隨后,大食等国亦纷纷遣使入唐,意在交好。
今时不同往日,丝绸之路的新主人已是大唐!
这些异国每年经由此路获利巨万。
对於丝绸之路,他们绝无放弃之理。
大唐的茶叶与丝绸,在其国中备受追捧。
而他们带来的香料,亦能在大唐换取丰厚回报!
正因如此,此番各国遣使入唐,所携贡礼无不极尽奢华!
尤以天竺最为重视此次出使。
他们早有与大唐修好之心,如今大唐灭西突厥,正是天赐良机!
得知大唐尊崇佛教,而佛门祖庭,正在天竺。
两国共尊一教,交流亦当顺畅。
若非昔日吐蕃横亘其间,两国早该互通有无!
便是高僧玄奘西行取经,亦需绕道避开吐蕃!
如今吐蕃已亡,天竺与大唐间的阻碍荡然无存。
眼下大唐又克定西突厥,天竺自然极愿遣使,共结盟好之谊!
若能借研討佛经之机,与大唐缔结互助之约,对天竺实有莫大裨益。
此时天竺境內,有东西南北中五国並存。此番赴唐,最为郑重者,当属戎日王朝。
此际,其老国王尚在位,戎日王朝极盼与大唐通好,往来不绝。
为表至诚,老国王特遣其长子为使,隨行更有十余位大德高僧。
诸国使团之中,戎日王朝排场最盛,使者身份亦最为尊贵。
不仅於此,其所携贡品,亦最为珍奇。
除却金银珠宝、奇珍异玩,竟还献上了一颗“仙丹”!
其“诚意”之深,可见一斑!
在这些异邦人看来,中原帝王无不渴求长生,醉心丹道者比比皆是。
天竺国王深信,此份厚礼,必能博得大唐天子欢心!
须知这颗仙丹,乃是由十世转世活佛亲自炼製!
单凭这名头,便足以令人敬畏!
使团一行踌躇满志地踏上旅途,途中仍不断畅想。
眾人皆以为,大唐皇帝定会赐予他们难以想像的丰厚回礼!
然彼等所不知者,大唐佛门气象,早已被陈迎新一手扭转。
而李世民平生最厌恶之物,恰恰便是“仙丹”!
这一趟,对天竺而言,是福是祸,尚未可知!
……
此番天竺遣使入唐,较史书记载足足提前了数十年!
不过其所献之物,倒是与后世记载相仿。
尤其那颗“仙丹”。
纵览青史,此物亦是“声名赫赫”。
史书確曾记载。
那时李世民年届五十四岁,正是服下这天竺所献“仙丹”后,龙驭上宾。
彼时松赞干布已一统吐蕃,文成公主顺利和亲入藏。
自那以后,大唐与吐蕃关係趋於缓和。
天竺通往大唐的阻隔,由此消除。
戎日王朝遂遣使入唐,呈献贺礼。
礼品之中,最为“贵重”者,便是这颗遗臭万年的“仙丹”!
李世民当时並未立刻服用。
又过了几年,自觉年老体衰,心有不甘,终取出此丹服下。
丹药甫一入腹,一代雄主,竟就此撒手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