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未急性阑尾炎(1/2)
她顿了顿,继续说:“如果强行保肢,需要多次手术——首先要彻底清创。
清除坏死组织;然后进行骨水泥填充临时固定,同时做血管移植重建血运;
后期还要进行植骨融合、內固定(钢板螺钉固定),以及神经修復和功能重建。
整个过程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而且术后能恢復多少功能,能不能正常行走,都是未知数。”
她提出的方案条理清晰,在场的人都频频点头。
南锣鼓巷中心医院的老院长嘆了口气:“但这样的治疗方案,费用太高,周期太长,以他家里的情况,恐怕很难撑住。”
眾人都沉默了——贾东旭家的日子本就拮据,现在他倒下了,家里没了主要收入。
还要负担巨额医药费和后续康復费用,確实不现实。
叶诗倾也轻轻摇头:“就算家里能咬牙撑下来,最终的恢復效果也难以保证,很可能了钱,还是要面对终身残疾的结果。”
办公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大家都明白,从医学角度看,截肢或许是更现实的选择,但这话,却很难对病人家属说出口。
眾人正围绕病情討论时,一个年轻医生急匆匆闯了进来:“院长!星河那边来电话,让叶医生立刻过去一趟!”
“什么事这么急?”老院长皱眉问道。
“说是有位特殊病人,情况复杂,点名要叶医生过去看看。”
医生语速飞快,“协和那边说,接叶医生的车十分钟就到,让您赶紧准备。”
叶诗倾二话不说,迅速收起桌上的资料,转身就往外走。
“郑刚、范晓琴、吴倩!”老院长连忙喊住三个年轻医生。
“快跟你们老师去!这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好好看著!”
三人连忙点头,抓起笔记本快步跟上叶诗倾的脚步。
叶诗倾穿著挺括的白大褂下楼时,一辆军用吉普车已稳稳停在医院门口,车旁站著两位身姿笔挺的士兵。
见她走来,士兵立刻立正敬礼:“叶医生您好,请上车。”
叶诗倾点头致意,正要上车,身后传来学生的声音:“老师,我们也想去!”
她回头看了一眼三个满眼期待的年轻人,对士兵点了点头。
三人连忙拉开车门坐了进去,吉普车很快驶离医院,朝著协和方向疾驰。
不到一刻钟,车子就稳稳停在协和医院门口。
此时医院主楼前已站著不少人,为首的正是协和院长柳庆生。
身后跟著十多位头髮白的专家教授,这阵仗让来往的医护人员和病人都忍不住驻足张望。
“这是怎么了?这么多老专家都在这儿等著?”一个小护士悄悄问同事。
“听说要来位厉害的医生,好像是来会诊的,连军车都出动了,肯定是大人物。”另一个护士踮著脚张望。
正议论著,军用吉普的车门打开,叶诗倾带著三个学生下了车。
柳庆生立刻迎上前,紧紧握住她的手:“叶医生,辛苦你跑这一趟。有位病人情况特殊,我们几个老傢伙摸不准脉,还得靠你掌掌眼。”
“柳院长客气了。”
叶诗倾语气沉稳,“病人在哪?我们现在就去看看。”
“这边请!”柳庆生侧身引路,一行人快步往住院部走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