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温室大棚见效(2/2)
秦歌跟著过去时,正见周明杰和几位村主任比划著名方位。
他插了句嘴:“育苗得用足肥,大家家里养猪养羊的,粪便別浪费,集中起来堆肥最管用。”
一个皮肤黝黑的老村长挠挠头:“俺们也堆过,就是把握不好分寸,去年堆的肥太『生』,把菜苗都烧了。”
“这不难。”
秦歌蹲下身,捡起块土疙瘩在手里捏著,“等薄膜送来了,你们把粪便堆成小堆,用薄膜盖严实,借著棚里的温度闷著,发酵得快还透。”
“啥时候肥堆不发烫了,闻著没那股冲鼻子的臭味,捏起来发酥,就合格了,保准不烧根。”
他说得头头是道,连哪个阶段翻堆、怎么控制湿度都讲得明明白白,听得村长们眼睛直发亮。
刚才说话的老村长忍不住竖大拇指:“领导,您这年纪轻轻的,咋对农活比俺们这些老把式还门清?”
旁边的村主任也跟著笑:“就是!俺们种了一辈子地,堆肥还得听您教,真是服了!”
周明杰在一旁看得直乐,拍著秦歌的肩膀:“你这本事藏得够深啊,不光懂机器,还懂农活。”
秦歌笑了笑:“都是看书学的,真要论起下地干活,哪比得上各位大叔大伯。”
他站起身,望著远处村民们扛著锄头整地的身影。
声音里带著劲,“咱们把肥备足、苗育好,等大棚一搭完,保准地里能长出好庄稼。”
阳光洒在刚翻过的土地上,泛著湿润的光泽。
村长们看著秦歌年轻却篤定的脸,心里那点犹豫早没了。
纷纷招呼著村民:“听见没?秦同志都教咱法子了,赶紧把家里的粪肥都清出来,咱也堆出好肥来!”
一时间,田埂上又热闹起来,挑粪的、翻土的、搭棚的,人影绰绰里,透著股不服输的韧劲儿。
这段时间,秦歌几乎把家安在了四九城周边的田埂上。
天不亮就揣著馒头出门,裤脚永远沾著泥,嗓门也因整日指挥吆喝变得沙哑。
上午的时间,他全扑在建棚的工地上。哪个棚的竹竿扎得歪了,他得亲自扶著校准;
哪个棚的朝向偏了,他立马喊来村民调整:“得东西走向,顺著阳光走,苗儿才能晒得匀!”
看见有人把通风口留得太小,他蹲在棚边画示意图:“这风口得留够,上午掀东边,下午敞西边,风才能顺进去,不然湿乎乎的,苗要烂根生病。”
遇见材料不够的村,他转身就往轧钢厂跑,催著赶紧送薄膜,回来时车斗里堆得满满当当,一路顛簸著送到地头,连口水都顾不上喝。
午后的日头最烈时,他又扎进最早建起的那片大棚区。
掀开薄膜的瞬间,一股潮湿的绿意扑面而来,他弓著腰在菜畦间挪步,手指轻轻碰了碰青菜苗的叶尖——
嫩得能掐出水,叶片舒展著,透著健康的油绿。
“秦厂长,您这法子真神!”
守棚的专家迎上来,眼里闪著光,“才十多天,苗就躥这么高,按这势头,再过十天就能收第一茬!”
秦歌直起身,额角的汗滴落在泥土里。“都是老百姓勤劳,夜间烧火提温,白天开棚除湿度,我只是动动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