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 章 农具厂的困境(1/2)
夏日傍晚,一辆满载猪仔的货车缓缓驶入轧钢厂养猪场。
“猪仔到啦!”一名工人兴奋大喊。
“这么热闹,是不是猪仔到了?”刚过来工人好奇询问。
早已等候的工人们立刻围拢过来,现场响起阵阵欢呼:“猪仔真的到啦!”
好多工人七嘴八舌地问:“这次到了多少头?”
司机笑著回答:“这次有一百多头!”
负责卸货的王师傅大声招呼:“大家先別著急!想搭把手的留几个年轻力壮的,其他人先下班!这批猪仔得儘快安顿好!”
话音刚落,十几个工人主动留了下来,熟练地爬上货车,小心翼翼地將猪仔抱下车。
办公楼二楼的落地窗前,秦科长、杨厂长和郭副厂长正注视著这热火朝天的一幕。
郭副厂长望著忙碌的人群,感慨道:“秦科长,看到大家这股干劲,咱们前期的准备工作没白做啊!”
秦科长笑著点头:“確实,工人同志们的积极性比我预想的还要高。”
这时,养猪厂的负责人走过来说:“这批猪仔状態不错,后续还有3000头。”
听闻此言,工人们的热情愈发高涨。
郭副厂长接著说:“运输计划也要提前做好准备,这样的效率还是太慢了。”
杨厂长补充道:“饲料储备和防疫措施都要重点跟进。
等这批猪养出栏,咱们不仅能解决厂里问题,还能卖给兄弟单位,也能带动周边农户养猪。”
秦歌望著楼下搬运猪仔的热闹场景,眉头却微微皱起:“这股干劲是好事,但咱们得冷静规划。
现在不少农户刚解决温饱,贸然投入养猪风险太大。
一头猪从幼崽到出栏,饲料成本、疫病防治、市场波动,隨便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让普通家庭血本无归。”
郭副厂长深有感触地点头:“你说到点子上了。就像老话说的『家財万贯,带毛的不算』。
养殖业看似利润还可以,实则处处是坎。去年邻县就有三家养殖厂,因为突发猪瘟整栏猪都报废了。”
杨厂长:“咱们得把风险管控放在首位。
一方面要加快建设標准化养殖示范区,防疫和餵养都要重视起来。
另一方面要儘快培训,把猪场的成熟经验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实操课程。只有让大家心里有底,才能真正把养殖產业做好。”
郭副厂长望著厂区西侧方向,突然提议:“秦科长、杨厂长,农具厂最近调试了农机生產线,咱们要不要去现场看看?”
秦歌眼神立刻亮了起来,他正急需深入了解各厂区实际情况:“这机会再好不过了,我正想看下我们生產的农具。”
杨厂长抬手看了眼表:“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上周设备验收时我临时被调去开会,正好今天补上。”
三人沿著林荫道朝农具厂走去,路上不断有下班工人笑著向两位厂长问好。
待他们走远,几个正在擦拭扳手的工人小声议论起来。
“那个总跟厂长们说笑的年轻人到底是谁啊?”一名工人挠著头问。
老钳工老王压低声音:“宣传部新提拔的秦科长,別看年轻,车间主任都不敢得罪。”
“怪不得呢!”小周恍然大悟。
老钳工:“上次厂活动,都是他的手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