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家宴(1/2)
傍晚。
李二河结束了在木业店忙碌的一天。
白天的工作中,眾人集体討论,得到以下几点:
一是,结合此前製造杉木吸潮板的经验,要重视木箱的密封性问题。
二是,在杉木箱上增加樟木內衬条,这样能增加防虫防蛀能力。
最后一条,是李二河在脑中的猜测。
这么大尺寸的杉木箱,要求的不仅仅是防潮性。
洪悦將此保密程度这么高的项目交给自己,只有一个可能。
相应的承包商生產能力已经达到极限,继而洪悦接下一部分的生產任务。
想到这,李二河脑中的思考是,杉木箱必须增加防震性能。
一开始使用樟木。
樟木除储存药品外,也用作储存昂贵的仪器设备。
比如光学仪器、高端测量仪器等等。
这是他上一世见到博物馆老物件时,常常展出的包装箱子。
想到这,李二河决定试著增加几样低廉高效的內村材料。
能满足这批大產量的杉木箱。
李二河提著四九城浦五房的酱肉、正明斋的餑餑、仁和酒厂的莲白酒,戴月轩湖笔和荣宝斋笺纸,喜气洋洋地赶回家。
今天他要请著名评剧演员凤红,在家吃饭。
凤红他已经见过,但打交道不多。
作为妇女纺织小组的成员,柳秋如见到凤红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嫂子,李哥这么贴心。”
李二河刚到门口,就听见凤红爽朗的笑声。
推开门,见到李二河进屋,凤红笑著站起身迎接。
“好久没看见大明星了,特定买了些吃喝,不知道你喜欢吗?”
李二河將手中的一个个油纸包递给柳秋如。
油纸包依次打开,酱猪肉的香气扑面而来。
凤红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但家里五六口人的重担,让她几个月也吃不到荤菜。
“李哥,这还是浦五房老字號的,破费了。”
李二河微笑著让眾人坐下。
他的左边是柳秋如,右边是锅头,正对面是搂著翠的凤红。
柳秋如拔开莲白酒的瓶塞,给凤红、李二河斟满酒。
“嫂子,你不喝吗?”
“不了,酒量不好,爱骂人。”
李二河瞳孔微缩,难得听到柳秋如暴露自己的缺点。
凤红摸著翠的脸蛋,爱不释手。
“咱们一齐动筷子,尝尝这酱肉为什么有名。”
李二河率先动筷,凤红才跟著夹起一块肉片,放入嘴中。
牙齿咬合,滑腻的肉片与酱汁在口腔中肆意流淌,愉悦感瞬间升到脑中。
凤红夹起一小块肉片,递给翠。
翠看到柳秋如的点头后,快速咬入口中,“哼哧”地吃著。
李二河端起酒杯,柳秋如端著茶水,一齐看向凤红。
“凤红,感谢你来到我家参加聚会,我祝你事业一帆风顺。”
“咣~”
几人碰杯后,凤红一饮而尽。
青绿色的莲白酒进入口中,清冽微甜中带著荷特有的清爽气息,沁人心脾。
“李哥、嫂子,我还得谢谢你们。”
“为何?”
凤红柳叶眉弯起,眼中含笑:
“当初我跟对象阿光的恋情遭遇坎坷,我的评剧事业一度中断,
多亏受到你跟嫂子的爱情事跡鼓励,我重新坚持评剧,同时跟阿光一起面对外界的质疑。”
凤红说完,自己倒一小盅酒,一饮而尽。
李二河知道她的日子不比曾经的柳秋如轻鬆多少。
同样肩负一家五六口的重担。
凤红一年前是全国知名《刘巧儿》中的评剧新星。
经过一年的事业雪藏,外加对象阿光是从香江来的资產阶级。
事业、感情双双受挫,这份心理的煎熬,没有几个男人能挺过来。
但凤红靠踩缝纫机补贴家用,重新燃起对评剧事业的追求。
这份毅力与勇气,李二河很是佩服。
“李哥、嫂子,我有个好消息告诉你们。”
李二河望著柳秋如,两人相视一笑,大体都已经猜到。
“我和阿光在九月份要结婚。”
凤红满是胶原蛋白的脸颊突起,一对弯眉向上翘起。
“恭喜恭喜,我们干一个,庆祝你俩的新婚。”
柳秋如端著茶水,眼中满是欣慰。
当初去凤红家看到踩著缝纫机,满眼焦虑的年轻妇女已经远去。
如今,青春洋溢的评剧新星正获得重生。
“干!”
几人一饮而尽。
“小姨,我也要喝。”
翠贪吃的脾性再现,问著凤红想尝尝莲白的滋味。
冯红笑著摸摸她的脸,没有言语。
李二河放下酒杯,盯著凤红问:“你在评剧团的事业怎么样?”
冯红脸上的笑容僵滯片刻,道:
“还好,能以配角身份登上舞台了。”
说完,凤红啃著餑餑,牙齦间的血丝染在餑餑上。
“给,你看看这个话本。”
李二河从背包中拿出一沓信纸,递给凤红。
她接过来一看,第一张信纸上写著:《妇女代表》话本。
表情带著疑惑,缓缓的抽到第二页,开始聚精会神地阅读著。
一旁的翠用手、筷子、勺子捞著酱肉,吃的满嘴都是油。
“唰唰~”
凤红翻阅信纸的速度越来越快。
脸上的笑容愈加浓重。
“好!”
凤红拍著大腿,嘴角咧著,露出整齐白净的牙齿。
一旁的翠被嚇的抖落酱肉片,两个乌黑的小眼珠盯著凤红,一脸不解。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台词好。”
凤红笑著將信纸按顺序整理好,双手拿著一沓信纸,往桌子上一磕,道:
“李哥,你从哪弄到这么精彩的话本?”
李二河微微笑道:“我认识的文艺朋友,送给我的话本。”
他喝口酒继续说:
“这话本距离成熟的评剧剧本还有段距离,你未婚夫阿光是剧作家,正好能帮你改成评剧剧本。”
凤红瞳孔放大,脸上抹的粉子因肌肉的收缩而微微重叠、推挤著。
“你是说要把这个话本送给我?”
“嗯。”
李二河点点头。
“谢谢李哥,不知道怎么报答你。”
凤红心中的喜悦,直衝脑门,要不是天灵盖的阻拦,整个屋子都要充斥著她的喜悦。
她知道这份话本的重要性。
这两年,曲艺界无论相声、戏剧、电影,都要求革旧创新。
自己在的评剧团去年《刘巧儿》,正是迎合新风向的產物,终获得成功。
但一年来,评剧团想復刻成功经验,但屡次失败。
眼前的《妇女代表》,聚焦新时代女性如何勇敢的面对家庭与社会矛盾,推向社会后,必然能引发討论与轰动。
凤红已经在畅想自己事业的第二春。
有了话本和未婚夫阿光的改编剧本,加上自己长久坚持的唱功,必然能復刻《刘巧儿》的成功。
“但是,我有个条件。”
李二河微笑地说著,引来一桌人的注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