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儿童心理学(1/2)
“二河,你回来了。”
柳秋如殷勤地走上前,接过李二河的帆布包。
她早已经对新婚妻子的角色逐渐熟悉,脸上的光彩愈发显现。
递过湿毛巾,捧著搪瓷杯,眉眼带笑看著李二河。
“什么事这么高兴?”
李二河十分纳闷。
柳秋如甩甩长辫子,转身拿出一张纸,上面写著:
1952年6月前,每月还给宋青竹十元。
欠款人:柳秋如。
李二河纳闷不已。
“咱们没跟二大爷借钱啊?”
柳秋如微微一笑,递上搪瓷杯说:
“现在明面租售房子的少,我跟二大爷约定用欠款的方式,租下原来刘长静的屋子,你看怎么样?”
李二河浓重的眉毛弯起。
租房子这事,自然交由柳秋如全权负责。
他发现,经过妇女纺织小组、河流体操推广后,柳秋如越来越成长为独立自主的女人。
现在家中大小事务,交给柳秋如负责,打理的井井有条。
他对此很是满意。
拉著柳秋如的手,突然感觉她手指多出几个水泡。
仔细看去,白皙的手心上,几个老茧愈发明显。
“秋如,辛苦了。”
柳秋如环抱著李二河。
“辛苦了”三字,在柳秋如听来,抵得上完全安慰的话语。
两人矗立良久。
“锅头呢?”
李二河对锅头很是担心。
前段日子,他目睹最爱的爷爷死去,从此面色阴鬱,寡言少语,脸庞下的沉重日渐明显。
“这段时间天天踢球,都野疯了,还整天拉著翠往外跑,弄得翠每天脏兮兮的。”
柳秋如的抱怨,恰如一个母亲的日常。
李二河拍打著她的背,思考著对锅头如何进行劝导。
谁也不知道,目睹亲人的死亡,对5岁的男孩来说,意味著什么。
“秋如,咱们过几天找个时间,去什剎海遛弯吧。”
柳秋如侧歪著头说:“还去什剎海啊,就不能换个地方?不够浪漫啊。”
李二河手指勾起,刮过她的鼻樑道:
“那咱们就去北海公园,你每天少看点《夫妻两性健康》,现在说话用词味道都不对。”
柳秋如脸颊微红,推著李二河走到炕边,怯怯问:“真的吗,我说话成什么味了?”
李二河用力翻转,压在炕上,笑道:“情人味。”
木窗下,纸窗间,一团身影在晃动。
-----------------
第二日。
大河木业店。
一捆捆的樟木板堆满半个屋子。
眾人围在木板小山前,纷纷议论。
“王叔,你见识多,能说说这些箱子装什么的吗?”
王民生思考片刻后说:
“樟木,南方珍稀木材,多跟医药有关,肯定是同仁堂储存药材。”
眾人点点头,纷纷认可这个见解。
一旁的宋明月走上来说:
“如果装药材,也不能需要一米多的箱子吧。”
王民生哑口无言,他也没见过何种药材,需要这么大尺寸的箱子。
“別胡想了,李哥来了,问他就好了。”
赵兰边说边跑向李二河。
將刚才的问题复述一遍。
李二河摸著脑袋,眼睛恨不能与扬起的嘴角相连,道:
“我也不知道啊,这么大尺寸,结构还如此简单,一直没弄明白具体用途。”
眾人悻悻地散开,回到各自岗位,开始备料切料。
“咚~”
店门被推开。
宋青竹脑门沁著汗珠,眼神焦急跑入店中,喊:
“小李呢?”
“这呢!”
李二河从樟木堆中窜出来。
宋青竹皱起的眉头舒缓开来。
“小李,你没开始切樟木吧?”
李二河摇摇头。
“太好了。”
宋青竹抹著额头上的汗珠,拿手提溜著湿透的衬衫,道:
“洪东家通知,原来的製造计划取消,你等通知吧,如果最后订单取消,我们会支付违约费的。”
宋青竹说完,身后几辆骡车出现在店门口。
“小李,除了你买的樟木,把我们寄放到你这的樟木全部拉走。”
李二河听到这个消息,眉头紧锁。
樟木箱订单,每个10元,定做100个。
这是1000元的大订单。
如今突然取消,弄的李二河措手不及。
眾人帮忙將樟木搬到骡车后,李二河走到宋青竹面前。
“二大爷,能说说为什么取消吗?”
“我也不知道啊,我连你接这个订单事先都不知情。”
李二河没有记敘问下去。
看来此次製造订单保密程度很高。
他回想起为同仁堂製造的熏蒸箱,里面装的防冻膏,被印著红五星的开车拉走。
李二河终於知道这批樟木箱的真正订货人与目的地。
他难得糊涂,不愿继续牵扯其中。
宋青竹领著几辆骡车离开店铺。
秦英凑上来问:“李哥,今天接下来干什么?”
“休息、吃饭、睡觉。”
李二河吩咐完后,让眾人看管店铺,他一人返回家中。
-----------------
在路上,他思索著今天的变故。
得出一个重要的人生哲理:
要永远有b计划。
之前,木业店在同仁堂、卫生创新、古建筑三个领域接任务,每天安排的满满当当。
这样就不存在业务的空档期。
如今店铺內,刚刚结束体育领域的手榴弹项目,只有同仁堂一个项目。
现在突发变故,整个木业店进入停摆状態。
这是不可接受的。
李二河暗自下定决心,要同时接至少两个业务,避免这个情况再次发生。
-----------------
育才小学会议室。
孙红英依次来到几个“劳位制”体育计划示范学校。
今天恰好是育才学校。
她望著底下的眾人,微笑说:
“各位同志,你们都是体育老师或是一线体育教育相关人士,
今天叫你们来,是收集劳卫制的反馈情况,大家畅所欲言。”
台下人头攒动,一阵交头接耳过后,一名中年男人说:
“我们五年级的足球课试点,进行的很好,孩子们很喜欢,就是足球的质量不行,经常漏气。”
“好!”
孙红英指著男人,扫视其余人道:
“敢想敢说才是认真务实的好同志,大家该向这位同志学习。”
站起的男人脸上掛著自豪的神態,眾人思考过后,纷纷举起手来。
透过眼睛和眉毛,喜悦的心態展露无遗,孙红英缓缓说:
“下一步我们採购『火车头牌』足球,解决漏气问题。这位女同志,你请说。”
身著双排扣的服装的女人站起身,怯怯地问:
“我是数学老师,请问为什么要增加体育课的时间呢?”
孙红英呵呵笑著,示意她坐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