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特务(1/2)
几日后。
夏伏天炙烤著万物。
“吱~~”
李二河等人正忙著木手榴弹的装箱工作,门突然被推开。
他回头望去,正是许久未见的卢宝樺。
他有別於上一次的疲惫不堪,精神涣散。
这一次眼神炯炯有神,凹陷的脸颊红润饱满。
“卢哥,好久没见。”
卢宝樺微笑著走进来,扫过木业店的角落。
他掏出八达岭香菸,分发给李二河、王民生等人后,將李二河拉到角落。
“卢哥,你这次的面色很好,有什么喜事吗?”
卢宝樺淡然一笑,嘴唇间悠悠吐出一口烟。
“四九城成立相声艺术团,我被徵调成为其中的一员,以后咱们兄弟俩就能常见面了。”
李二河听到后很是高兴。
相声艺术团,有別於私人相声社,是国家正规单位。
“卢哥,你可算吃上铁饭碗了,可喜可贺。”
卢宝樺淡淡的微笑下,眼神闪过一丝异样,香菸青雾在他脸前飘荡。
“李老弟,我加入艺术团后,就不能再继续往你的木业店投资了。”
卢宝樺没有继续说下去,重重的抽口烟。
李二河明白其中的意思。
公职人员,与私营业主牵扯太多並不好。
他猜测卢宝樺也会推掉祖传北城游艺社相关分红。
浓浓的烟雾中,卢宝樺投来歉意的眼神:
“津门市手工业者正在进行合作社试点,估计四九城也快了,你有什么打算?”
合作社?
这个消息如同炸弹上的倒计时,撩拨著李二河的內心。
两年后正式进行的合营工作,原来早就开始进行试点。
李二河看著店內忙碌的王民生等人,平静说:
“我最近打算开医用作坊,但木业店也不会放弃,只是业务范围会有变动。”
卢宝樺伸出枯瘦见骨的手,拍拍李二河。
“顺应时代浪潮,当个弄潮儿,李老弟我看好你。”
李二河微笑著应承下来,脑中忽闪过念头,道:
“卢哥,上次你说的清朝铜佛像的事情,我这里一直没有解决办法,不好意思。”
卢宝樺平静说:“李老弟以后多帮我打听下吧,时间不著急。”
两人一阵寒暄后,卢宝樺离开大河木业店。
李二河抽著香菸,望著面前一箱箱的木手榴弹,思考起来。
卢宝樺刚才签署了撤股协议,大河木业店完全由自己控股。
连集市都在进行合作社试点工作,木业店转型势在必行。
现在木业店的订单,大多与自己在卫生领域发明创造有关。
將来医用作坊建立起来,自己的注意力將完全放在作坊上,而非木业店。
到时候木业店如何继续维持下去,就成为大问题。
自己並不在乎木业店是否关停。
真正在乎的是一同打拼的王民生等人。
这些人经过学习与实践,逐步掌握木匠技术。
到时候,將他们调到医用作坊,必然產生不適感。
说不定几人中年龄最大的王民生,接受新事物慢,反而会离开。
李二河不想失去这样的管理人才。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发现木业店好的发展方向,李二河必將坚定不移地带著他们转换道路。
“小李同志。”
店外,孙红英带著喜悦的笑容走进屋內。
“孙科长,今天怎么亲自来了?”
李二河笑意盈盈地迎接,將她带到忙碌的装箱现场。
孙红英拿起泛著桐油光泽的手榴弹,掂掂重量,道:
“之前交付的第一批货,前两天已经交付给各个中小学,反响很是热烈。”
她环视木业店的陈设、器具道:“你这个木业店,不走寻常路。”
李二河明白她的意思:“市面上做家具箱柜的木业店太多,我只能从卫生、体育等方面標新立异。”
孙红英一挑眉头,对李二河说:“带我去你木材库房看看。”
李二河的眉头挤成“一”字,不知孙红英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来到库房,孙红英看著每个种类的木材,堆放的整整齐齐。
她心中暗自数著数量。
“小李同志,也许过不久,会有个新订单,到时候希望你能全力生產。”
李二河点点头,没有追问具体细节。
从孙红英的表情看,她也对接下来的项目没有把握。
李二河给孙红英介绍木业店成立以来的过往。
尤其讲到获得的发明成就奖时,孙红英的眼神中放著光彩。
“小李同志,如果有需要,我会联繫你,过几天你去找我,我给你结清木手榴弹订单的费用。”
李二河恭敬的將孙红英送出门外。
他心中默算著这段时间的收益。
算上手榴弹的收穫,目前手中的资金总共是480元。
从资金上看,如果能获得化工原料烧碱,那么就能立马成立医用作坊。
只是,到时候人员开支將上一个新台阶。
目前木业店给王民生等人的工资,已经总计每月60元。
而再开医用作坊的话,將至少100元左右。
到时候资金压力,將成为最大的阻碍。
搞钱!
必须持续不断的增加开支,才能维持下去。
好在,手榴弹项目结束后,自己刚接到同仁堂洪悦的杉木箱订单。
那是笔总价值1000元的大订单,时限一个月。
仅靠木业店这几个人远远不够,李二河打算召集以前来店工作过的待业青年,一同完成这个项目。
“二河,快听广播。”
-----------------
四合院正院。
二大爷宋青竹、二大妈、柳秋如、一大妈聚在一起。
他们竖著耳朵,集体听著收音机中传来的沙沙女声。
“今日,我市破获一起特务案件,该特务化名刘长静,以水果摊贩身份为掩护,
刺探我市政、经等情报,望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共同將隱藏在人民中的败类揪出来。”
二大妈晃悠悠地旋上调谐按钮。
收音机內的“嗤嗤”声戛然而止。
“当家的,你听几遍还不够?”
二大妈不耐其烦地抱怨。
宋青竹望著一大妈,怯怯问:“你什么时候认识的刘长静?”
“两年前四九城刚解放,我才进入四九城落户,你应该对他更熟悉吧?”
一大妈眼神锐利,微皱眉头盯著宋青竹。
“刘长静开国前一年,来到我家租房子,平日我俩接触並不多。”
宋青竹简短的说完后,嘴上的香菸火星忽闪忽亮。
“难怪昨天我被叫去询问跟三叔,不,刘长静的来往歷史呢。”
柳秋如眼神唇肚向外凸起,隱约看到后面的小虎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