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保温装置研究成功(1/2)
大河木业店。
李二河查看著宋明月製造出的铸铁管。
加热装置和保温装置的连接管已经製作完毕。
长短、孔径製作的很是合適。
这对於宋明月冶炼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不是难事。
李二河將秦英、宋明月叫到身前。
昨天仅有这两人自愿参与李二河的项目。
王民生忙著管理临时做工的高小青年。
赵兰、孔二柱每天下班就一起跑出店外,也没有时间。
只有秦英、宋明月加入研究小组中。
“宋明月,这个连接管制作的很不错。”
宋明月听到李二河的表扬后,脸上掛著笑容。
“但,我们现在有个问题,从保温桶回流的热水,怎么重新引入加热系统中,形成完美的循环。”
李二河拿笔指著图纸,在加热装置的底端。
如果放到七十年后,加入微型电泵,就能將回流水抽回加热装置內。
这年,微型电泵,对李二河来说如同痴人说梦。
七十年后能利用的技术太多。
在药桶的外部,裹上一圈加热带,引入温控系统,就能实现药桶的保温。
“李哥,我觉得用液压的办法,將回流水挤上来。”
秦英认真的眼神,让李二河重新认识这个青年。
原本只是文艺的追梦者,隨著参与木匠工作,变得更加务实与博学。
李二河思考片刻说道:
“液压的方法不行,这对金属模具要求太高,稍有砂眼,就会导致液压系统的失灵。”
一旁的宋明月拿笔迅速画著,片刻后举起纸说:
“那我们可以用活塞式加压,像针管一样,將回流水压回加热装置。”
李二河看著宋明月画的草图。
草图上大致的標註,展现她工科生的专业素质。
李二河思考片刻:
“製造活塞的材料很成问题,要不停地將回流的热水压到上方,普通材料坚持不了几天。”
秦英、宋明月两人手托著脑袋,一起皱著眉思考著。
李二河思考时愣神想到:
自从上次太和殿的工作结束后,唐楚钟就没再找过自己。
原本还想跟他继续交流,將他收到自己团队。
现在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
哎。
李二河终於理解三顾茅庐时,刘备等待诸葛亮接见时的心態。
三国?
有了!
李二河笔尖飞速地在纸上画著。
秦英、宋明月两人好奇地围在他身边看著。
这是?
李二河画完,展示给他俩看,解释道:
“我们在回流水的底部,加装微型手摇式水车装置,能不停地將回流水带到高处。”
宋明月望著图纸,一个接近垂直的长椭圆形水车,自下而上的连接两端。
外形上很有古代水车的造型。
“李哥,你从哪里想出来的。”
李二河微微一笑:“我想到三国魏朝时期广泛使用的龙骨水车,
通过人力將刮水板从低到高,把水带到高处的田地。”
秦英、宋明月一起拿著图纸研究著,连连称讚。
“宋明月,还得麻烦你,製造微型水车,到时发奖金多给你一些。”
“谢谢李哥。”
宋明月笑著点头,秦英不停地跟她交流著细节。
……
木业店內秩序井然。
店內忙碌於杉木吸潮板、保温装置、带娃的三波人分处一方,各不打扰。
“嗤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