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再遇唐楚钟(1/2)
李二河穿著崭新的中山装走出家门。
今天对他来说,是十分光荣的一天。
他骑自行车,来到天安门广场。
这一年,天安门城楼远没有后来那么的修缮一新。
破旧的城墙、暗淡的琉璃瓦,经过后面几十年的修缮才重新焕发光彩。
穿过广场上眾多卖东西的小贩,李二河拿出一张介绍信,走进故宫之中。
走过金水桥,穿过太和门,李二河终於见到梦寐以求的太和殿。
与几十年后的样子截然不同。
此刻太和殿整体由於经歷战火、缺乏修缮等原因,显得更加灰暗,具有歷史沧桑感。
李二河兴高采烈地寻找唐楚钟。
自己能参加太和殿的修缮工作,內心充满自豪。
说不定后人旅游时,扶的木门是自己修缮的。
眾多工人与中山装男人之中,灰色长袍的唐楚钟极为显眼。
李二河快步上前。
“唐大师,我是李二河。”
唐楚钟望著他没有答话。
李二河对唐大师的行为做派已然习惯。
“唐大师,谢谢你那次替我从药物的麻烦中解围。”
李二河暗指的是盘尼西林。
现在人多眼杂,不能隨便说出盘尼西林四个字。
唐楚钟停下手中的笔,淡淡说:
“別多想,我这次当顾问,缺个负责检查杉木架的助手。”
李二河心中一沉,一盆凉水从头顶浇下。
说好的参与歷史进程呢?
结果就是个监工,还是顾问的助手。
“行,唐大师,你说说我负责的具体內容。”
唐楚钟能在危难时刻,拉自己一把。
这个恩情必须得还。
另外,自己迫切想招揽唐楚钟加入团队。
因为上一世游览故宫时,一块介绍故宫修缮史的牌子写著:
1952年,故宫拉开为期十年的大修工程。
距离1952年只有短短半年时间。
李二河在木业的发展上,不想仅仅局限於卫生领域,更想参与古建筑修缮工作。
他想成为歷史进程的一部分。
“你负责每天巡视一遍太和殿周围的杉木架即可,每天工作1小时,每天给你0.4元的工资。”
0.4元,相当於工人一天的工资。
李二河只需一小时就能获得,而且还增加接触唐楚钟的机会,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吗?
李二河脸上掛著微笑。
“但,”唐楚钟面色冷峻,“要是杉木架出问题,你负第一责任。”
第一责任。
李二河知道这几个字的重量。
他点点头,决心认真完成这项任务。
脑中闪过一个念头,问道:“唐大师,你当初怎么知道我有麻烦?”
李二河指的是唐楚钟,如何知道自己深陷盘尼西林的困局。
自己认识的人,跟唐大师的交集並不多。
“值得我关注的人,没几个。”
唐楚钟说完,抚袍而去,长袍迎风飘动,拖起地上长长的影子。
……
李二河骑著二八大槓,从故宫返回木业店。
路上,他突然想到要去同仁堂拜访洪悦。
作为乙方的他,要时刻跟甲方爸爸搞好关係。
他骑著车子来到同仁堂外。
几辆深绿色的卡车停在同仁堂的店外。
卡车车门上印著红五角形。
李二河没有进入同仁堂,打算卡车走后再进去摆放。
不一会儿,李二河看到同仁堂的店员们,搬著一个个木箱走出门。
他定睛一看,木箱上写著三个字:防冻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