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会真有劫匪吧?(1/2)
但方文已经死了二十一次了。
玩了整整21天,他甚至还不知道这游戏到底怎么通关,只是一遍一遍被干掉而已。
主要还是时间太短,留给他的操作空间微乎其微。
方文醒过来有3分1秒的时间,绑匪入场到爆炸的时间,方文也用秒表掐过,总共9分29秒,也就是说满打满算加起来,总共只有12分30秒。
今天这次,他改用了一套新策略:劫持徐星豪。
他赌的是在绑匪入场之前,能救多少算多少。
前几次他试过警告、劝说、封锁出入口,全失败。
也试过硬闯控制区,每次都被保鏢当场击毙。
所以他才记下了他们开枪的角度、路线,甚至反覆练习如何最快地夺枪。
“看来要试试第二套方案。”
方文笑了笑,並不在意这一次的失败。
对普通人来说,死一次就够了。
《你的未来》里的痛觉是真实反馈的,死亡那一刻的衝击力,几乎能把人从神经层面撕裂。
虽然醒来后不会有伤,但那种从头皮炸到脊椎的感受,没人能轻鬆接受。
但方文不是普通人,这东西越难通关,他的好胜心反而越发被激了起来。
他一眼就看出这款游戏的“不正常”,技术、逻辑、反馈,全都超出了时代水平。
別的不说,他如果將这个游戏头盔交出去,只怕轻鬆就能换来几亿联邦幣。
这里面肯定有什么惊人的秘密。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只有在想尽办法都通不了关,也没办法弄清楚这东西的来歷和原理,方文才会考虑將这东西出手。
方文看了一下时间,现在是3月6日。
“距离现实中的校庆还有2个月……”
方文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心头一跳。
不会真有劫匪出现在校庆上吧?
他立刻甩了甩头,把这念头压下去,觉得自己是玩游戏玩魔怔了。
这还真不是开玩笑。
为了练习夺枪,他专门在现实里面,藉助ai训练神经反应和动作协调能力。
他发现一个关键点:身体素质带不进游戏,但神经反应速度可以。
现实中的神经適应快了,游戏里的动作反馈也会更快。
这说明,游戏並不只读取大脑,它在某种程度上同步了他的神经通路。
方文起床换上运动服,推开门,迎面而来的是清晨的光。
不是自然光,而是经过光谱优化和热能调控的人工日照系统。
太阳还没升起,但整个学术区已经被智能气候天顶点亮成淡金色,一尘不染的地面上连风声都精確控制在舒適频率范围內。
他所在的区域是星耀大学的思维演化区,专供高强度脑力作业学生居住。
整排宿舍线条极简,立面由智能液態玻璃构成,可自动调节隱私等级与外界干扰。
方文沿著校內跑道慢跑,每跨出一步,脚下的感应地砖便轻微变色,记录下他每一次步频、肌肉微张数据与神经反馈信號,实时同步进他的训练帐户。
远处一座全息武术塔正投影出数十个正在进行神经实战模擬的学生,有的挥拳,有的拔枪,有的在进行光剑反应格斗。
这是星耀大学的高阶课程——科技武道体系。
起源於星际殖民战爭后期,当时联邦为应对复杂太空环境下的突发近战衝突,研发出“动態神经战斗模型”。
后来被星耀大学系统化,成为战术系的顶级教学內容,门槛极高,费用更高。
入门第一步,就得在脑后植入一颗神经响应晶片。
它能在信號触发的瞬间,直接绕过大脑判定,把动作命令直接下达给肌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