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联繫(2/2)
终於,在第三天下午,邮局的投递员送来一封薄薄的信,落款是省城红星机械厂。陈默几乎是颤抖著手拆开。
信纸上只有寥寥几行字,是张科长的笔跡:
“小陈:已与百货李科长沟通。李科长同意抽空去临江看样。时间:下周三上午十点。地点:你们定,安静即可。招待从简,重点看货。李科长为人务实,东西过硬是根本。勿误。张”
成了!
......
临江县国营第三招待所小会议室。
五十条精心製作的尼龙錶带,整齐地排列在一个用硬纸板临时糊成的盒子里。
每一条都经过李秀兰近乎苛刻的检查,確保没有丝毫瑕疵。
盒子外面,用毛笔工整地写著“启明手工艺品生產小组样品”几个字。
这是他们能拿出的、最具专业感的包装。
与此同时,整个“启明”工坊也经歷了一场彻底的大扫除。
王卫国带领赵铁柱,用扫帚和拖把將水泥地面擦洗得露出了更多灰白的本色,虽然坑洼依旧,但再无杂物灰尘。
所有的原料、半成品、工具都被分门別类,归置得整整齐齐,堆放在角落並用麻袋布覆盖。
成败,在此一举。
约定的时间快到了。
陈默对眾人做最后部署:“卫国哥,你负责外围,確保招待所这边安静,別让人打扰。铁柱,你在楼下等著,李科长的车一到,立刻迎上来引路。秀兰,你和我一起,负责讲解样品和工艺。记住,自信!专业!我们虽然小,但我们有真东西!”
临江县国营第三招待所,是县城里少数能拿得出手的接待场所。
一栋灰扑扑的三层小楼,小会议室在二楼,不大,摆著一张长条会议桌和十几把木头椅子。
陈默和李秀兰提前半小时到了会议室,將样品盒端端正正地放在会议桌中央。
陈默又从隨身带的旧帆布包里拿出几张纸——那是他熬了一夜手写的“成本核算明细”和一份简单的“分批交货计划书”。
突然,楼下传来汽车引擎声。
赵铁柱:“李科长!您这边请!小心台阶!我们陈组长和李技术员都在楼上等著您呢!”
陈默和李秀兰对视一眼,挺直了腰背。
门被推开。赵铁柱侧身引著两个人走了进来。
前面是一位约莫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身材微胖,穿著笔挺的深灰色“的確良”中山装,梳著整齐的分头,手里拎著一个黑色人造革公文包。
这就是省城第一百货採购科的李科长。
他身后跟著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戴著眼镜,拿著笔记本和钢笔,显然是助手。
“李科长您好!一路辛苦了!快请坐!”陈默立刻迎上前,不卑不亢地伸出手,李秀兰也微微欠身问好。
李科长淡淡地“嗯”了一声,象徵性地和陈默握了下手,他的目光扫过会议室简陋的环境,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然后落在了会议桌中央那个略显寒酸的纸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