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圣旨是真的?(2/2)
“如果汝等觉得官家会漠视亲情,铁石心肠,有意加害大宋的太子,他的皇儿”
“汝等可以眾口一词,认定城门口被烧死的贼人是真的宣詔使,可以编些不利於本宫的詔书內容,把本宫押出去,交给雷有终”
“虽然汝等已鑑定过宣詔使为假冒,但是並无多少人看到,再鑑定为真即可”
在赵祐臥榻边一丈远的地方,一溜肃立的张耆、周怀政、任守忠一脸的苦闷,
世上哪有人敢假冒宣詔使,
再带领百人,进入有重兵驻守的益州城,宣读詔书。
而且刚才的一切,只要不是个盲人,都看到了,
太子的並无多少人看到,
大概指的是,益州城內现有的几十万老百姓无看到。
即使太子现在真的与他们一起出去,於事无补,
出去干嘛,逛街吗?
经过官家与刘娘娘的亲信,张耆、周怀政、任守忠,鑑定过的假冒宣詔使已被烧死,
且已被雷有终听从太子的命令,派人焚尸乾净,
隨行的上百禁军已尽遭屠戮,算入雷有终等將领此次平叛的军功之中,
等同於雷有终已经表態,蜀地最高长官依然是赵祐。
詔书已烧毁,出去之后,雷有终完全可以把他们三人关起来,
理由是如果詔书为真,完全是他们三人教唆太子杀人,
为以防万一,防止他们三人逃跑,这般做法有必要,
上头查起来,有个交代,有人背锅。
如果詔书为假,张耆为何信誓旦旦,骗雷有终与李继昌等將领,讲詔书为真,宣詔使为真?
与贼人沆瀣一气,坑死大宋太子,以此逼反雷有终、李继昌,拿下益州城称蜀王?
出內城,张耆必会出事,无论詔书是否真假,
周怀政、任守忠可能会倖免,前提是詔书確实为假。
此刻,確定詔书为假,反而对三人更有利,
死个宣詔使,百名禁军不是大事,战时,死伤正常。
赵祐讲完这句话,无丝毫真的想出城的动作,甚至姿势都无变化,倚躺臥榻认真看书,
隨手抓了把身侧桌上的榛子仁塞进嘴里,掉在身上一些,被他弹指几下,滚落地上,
臥榻边两名剥果仁的小宦官垂首认真剥壳,目不斜视。
三人听到赵祐的隨口胡扯,瞬间双膝酸软,趔趔趄趄的跪地道
“属下隨太子殿下共进退,万死护太子殿下周全”
“奴婢万死难报太子殿下大恩”
“奴婢万死只为太子殿下周全”
赵祐嚼著榛子仁,想起个问题,疑惑道
“詔书里什么內容?”
张耆挺身道
“据属下了解到的,似乎官家要太子回汴京,解释为何益州城久攻不克”
赵祐歪头吐了几口榛子仁皮儿,注目手里的书籍道
“王安——確有此人?”
张耆愣住了,
讲王安为真宣詔使的是他,
好似……讲王安为假詔安使的也是他,
这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冤枉,使他此刻不知道怎么讲才好,
他怯声道
“属下认为,好似……也许有这么个人,模模糊糊,记不太清”
“什么!圣旨是真的?”
张耆被赵祐的惊呼嚇得一哆嗦,抬头看时,內心有了许多莫名的怪异感,
赵祐只是惊呼,身姿无动分毫,把手里的书籍翻了一页,认真阅读。
“那么汝为何讲,宣詔使,为假?迫使本宫射死了他,岂不冤枉人家,这该如何是好?”
张耆此刻,內心有些许的衝动,他想大呼一声“属下无能,属下不干了”取下头上的官帽,甩袖走人,
可是,现在与此事相关的所有人,都在竭尽全力想后路,找替死鬼,找人背锅,
出了內城,他立刻会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