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祥瑞(1/2)
第271章 祥瑞
“这张燕倒是有几分本事。”刘辩看著从冀州送来的奏疏,眼底闪过一抹惊。
不过刘辩也没有觉得张燕有多难缠,黑山军难处理是因为身处太行山,依靠著山林的庇护,加上朝廷暂时没有余力进入太行山清剿,这才让黑山军得以割据一方。张燕即便將黑山军统一,也依旧是在太行山里晃悠,他要是想要出山,那大军可就等著立功了。
“陛下,臣无能—”刘虞有些无奈的说道,之前一切都朝著他预想的方向发展,黑山军已经乱了,但是没想到张燕会快刀斩乱麻般的解决事情,让朝廷数月的投入打了水漂。
刘虞也知道是自己心急了,將张燕逼迫的太紧,让其不得不而走险。
最关键的是,之前投入的那些钱粮可是实打实的,现在就这样白白落入了张燕手中。
“不碍事,谁也没想到张燕会这么做。”刘辩摆摆手,毫不在意地说道。
张燕的確统一了黑山军的大部分山头,但是也付出了足够的代价,张燕背后可没有朝廷背书,黑山军那么多团团伙伙也不是统一的思想,张燕下手这么狠,人家也会有別的想法。张燕的手下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今天是这些头领,明天会不会就是他们?
杀戮太甚这几个字不是隨便说说的,那些被杀之人背后多多少少都能联繫起来,刘表背后有朝廷背书,才能让手下的人安然做事,即便如此,刘表也成了一个独夫,更何况张燕呢!
张燕已经集结了军队,现在又干出这样的事情,如果想要统一人心,那必须得有足够的功劳才能让张燕压制不服的人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只有这样,才能让黑山军上下对张燕服气,毕竟胜利已经证明了跟著张燕要比跟著之前的头领要好。
人心易变!
大部分人其实没有那么忠诚,只要证明你比之前的领导好,大部分人就会转而投靠於你,毕竟贏也是人的客观需求。
不过刘辩並不担心这一点,皇甫嵩手里好歹也有一万两千正儿八经的汉军,这要是还能输,那刘辩也就只能说张燕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但是张燕之前的战绩已经证明张燕不可能达到这一点,张燕贏不了,那就只能等待內部自爆。
朝廷可不会干看著张燕的行动,黑山军这个痤疮终究还是要解决的。
“给张燕送几封詔令过去,那些人怎么说身上也有朝廷的官职,朝廷不闻不问也是不行的。”刘辩对著刘虞说道,杀张燕的理由又多了几条。
黑山军名义上已经被朝廷招安,身上也都有朝廷的官职,朝廷暂时处理不了张燕,但是送几封詔书过去压制一下张燕的声望,不能让张燕就这样顺风顺水的完成黑山军的统一,给那些被杀之人的手下种下一颗种子,让他们知道除了张燕还有另外一种选择。
“臣遵旨。”刘虞应了下来,至於詔书自会由尚书台製作。
“让朱偽这段时间多加戒备,防止张燕从河內郡下手。”刘辩接著说道。
安排完张燕的事情,刘虞几人告辞离开,刘辩也接著拿起案上的奏疏看了起来,这个奏疏並没有什么大事,本来不应该送到刘辩这里,参录尚书事的几人就可以处理,但是这封奏疏依然送到了刘辩这里。
这封奏疏是报祥瑞的奏疏,颖川郡守阴修报上来的祥瑞,一路直达天听,让天子知道天子即位以来乾的多么好,就连老天都降下祥瑞来嘉奖天子的工作。
祥瑞与灾祸一体双生,都属於讳学说,灾祸是老天对天子的警告,祥瑞也就是老天对天子的嘉奖。毕竟你不可能让天子一直输,天子也是人,也有贏的需求,一直让天子输的学说那必然是被扫入垃圾堆。
刘宏主政的那些年,灾祸確实频发,也在不断打击天子的威信,但是祥瑞也不少。
大家也都知道如今的天子辩不喜欢讳学说,尤其是去岁连绵三月的雨水,天子让不少人都去看河道,就是告诉大家少拿那些讳言论说事,天子不信那些。
今年年初刘辩的那封大贏特贏的詔书发布以后,大家发现天子也有贏的需求,那祥瑞也就应时而生。
看完奏疏,刘辩也就直接將其扔到压中不发的那一上,还是那句话,灾异与祥瑞一体双生,都属於讳学说,你不可能只享受好处,又拒绝承担坏处。
今天接收了祥瑞,告诉大家老天对天子的工作做出嘉奖,明天发生了灾异,那天子是不是也应该承担这个责任?
刘辩不想跟群臣討论这些糟心的事情,也不想让天下人议论这些糟心的事情,那自然不可能接受地方报上来的祥瑞。
片刻之后,刘辩重新拿起刚刚丟过去的奏疏翻看起来。
颖川郡守阴修报上来的祥瑞!
刘辩稍微敲了敲案面,很快就有了决断,这一次就拿阴修开刀!
一天天正事不干,挖空心思干这种事情,刘辩对此也很是不满,但是之前也没有对这种现象惩治的想法,对此的態度也是跟灾异一样,不闻不问,你们爱说什么说什么,天子对此都不做出回应。
毕竟嘴长在別人身上,讳学说在这个时候又大行其道,他没办法让所有人都不討论讳,也堵不住天下悠悠眾口。
但是现在,他改变主意了!
阴修的身份也很合適,颖川郡守也算是高官,更重要的是他是阴彤的父亲!
外戚!
在过去几百年的歷史中,外戚在大汉的政治生態中的確占到了很大的比重,但是如今外戚已经成为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刘宏在打击外戚,刘辩也在打击外戚,他不希望在自已手下再出现一个庞大的外戚集团。
正好冯懿的父亲冯芳也被免职好几年,他在后宫里一碗水端平,从来没有偏向过哪一人,那正好可以藉助这个机会罢免了阴修,这件事上也做到一碗水端平。
阴修担任颖川郡守也六七年了,继续担当颖川郡守肯定会有问题,刘辩也不希望外戚担任中央要职,那就乾脆藉此机会直接免官,借用外戚的身份让所有人明白天子的態度。
“今日是谁值守?”刘辩问向侍从。
“陛下,今日尚书台值守是司徒、光禄勛、卫尉。”侍从立即答道。
“叫他们过来吧。”刘辩顿了顿,隨后说道。
“唯。”侍从应了下来,朝著尚书台走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