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依孟德之见(1/2)
第164章 依孟德之见
郑泰五世祖郑兴、高祖父郑眾,都是东汉的一代名儒,郑泰年轻时已有才略,擅长出谋。
且暗中结交豪杰!
郑泰家境富裕,有四百顷田地,但仍常常不够食粮,於山东之地闻名。
孔融內心一跳,不知道殿下好端端的突然问他这个做什么。
“臣与郑泰並无多少私交,只是在大將军府见过几次。”孔融拱手说道,將可能有的麻烦推的一乾二净。
袁绍都已经栽了,郑泰跟袁氏的关係十分密切,现在殿下突然问一个小號袁绍定然没有好事,
孔融不想给自己和家族添麻烦,
孔融这个人名气很大,不管是现在还是后世,孔融都算得上知名,而孔融也没有辜负他的名气,完全可以把他当成现如今名士的一个標准模板:自以为自己才华盖世,当时豪俊不能相比;胸怀大志,正气凛然,想要挽救大汉天下;时局昏暗却整日空谈,哀嘆这个糟糕的局势;高谈教令,
盈溢官曹,辞气温雅,可玩而诵,但论事考实,很多难以实行..
后世有一个名词可以完美的概括这群人的特点:键政!
刘辩也没有重用孔融的心思,他现在用孔融完全就是因为孔融是青州人而且名气很大,刘备身边需要一个青州人为他解决一些沟通上的问题。
“那在孔御史眼里,这郑泰是一个怎样的人?”刘辩笑了笑,继续追问。
四百顷田地的粮食还不够吃,这郑泰是养了军队吗?
“其人·”孔融有些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他不想给自己惹麻烦,但也没有卖人的心思,虽然与殿下的交流不会传到外界,但是背地里说人坏话也不是孔融的意愿。
“孔御史是不想说还是不敢说?”刘辩笑眯眯的问道。
孔融闭口不言,只是长拜不起。
“孤知道了。”刘辩收起笑容平静地说道既然人家不愿说,那他也不可能逼迫孔融,毕竟还需要人家做事。
“孔御史且回吧,射声校尉可能会在三五天之內就带兵前往青州,孔御史也该早些做准备。”刘辩嘱咐了一句。
“臣遵旨。”孔融应了下来。
孔融走出尚书台,內心幽幽一嘆,太子行事雷厉风行,郑泰怕是难过这一关了。
孔融想的没错,当夜郑泰正与人聚会,卫尉署狱吏破门而入,眾目之下直接带走了郑泰。
风向开始变化,原本袁氏谋反案只是在朝廷官吏內部有所风波,还没有牵扯到外界的这些士人身上。
但是隨著郑泰的被捕,所有人都知道与袁氏相交甚密的人员现如今都不再安全,继续留在洛阳只不过是等著被瓮中捉,还不如直接回返家乡,到时候朝廷即便下令抓捕,他们也有反应的时间。
许攸身为袁绍的奔走之友,自然明白自身的危险处境,隨即带著家人出逃冀州,准备投靠冀州刺史王芬。
途经河內郡,许攸內心也鬆了一口气,隨后直接递上名刺求见河內郡守曹操。
“许攸?”曹操接过名刺,內心有些疑惑,许攸好端端的跑来河內郡做什么?
“让他过来吧。”曹操皱了皱眉头,隨后对著僕人说道。
“唯。”僕人应了下来,隨后去府门处迎接许攸入府。
“曹阿瞒竟如此无礼!”见只是僕人出门迎接,许攸內心对曹操大有不满,过去大家一起在洛阳遛狗摸鸡,那个时候的曹操岂会如此对他?
现在兄弟落魄了,连出门迎接一下都没有,当了大官就是不一样啊。
许攸內心幽幽一嘆,袁绍可真是害苦他了啊!
“子远兄,好久不见。”曹操出了房间,笑著迎接许攸的到来,
“阿瞒,好久不见。”许攸轻笑著开口,
曹操没想到许攸竟然会喊自己的小名,这都多少年没人会这样说了,就连他父亲都不会再提起这个名字,现在许攸竟然还会这样喊,多少让人有些不高兴。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也都有了子嗣,喊小名不仅不会有多少亲切,多少还有点侮辱的意味。
“子远兄不是在洛阳吗?今日怎会不打一声招呼就来我河內?可是洛阳有了什么变故?”毕竟这么多年的关係,曹操也无法直接指正许攸的称呼问题,而是问起了许攸的来意。
“洛阳待久了,也想出来到各地逛逛。”许攸打了一个哈哈,並没有直说出自己的来意。
曹操內心不置可否,他用屁股想都知道许攸来这里肯定跟袁氏谋反案件脱不了干係,许攸跟袁绍的关係太近了,现在许攸应该属於仓皇出逃,
不过曹操也没有直接抓捕许攸的心思,大家这么多年的关係,人家现在上门也是相信自己,若是抓了许攸传出去就有点太不好听,只要朝廷的海捕文书还没到,那他也就可以当作完全不清楚此事。
曹操隨后拉著许攸说了好了一会儿话,这才带著许攸进入房间。
“子远突然来我河內郡,可是洛阳待不下去了?”曹操脸上掛著似有非无的促狭笑容,问向许攸。
被好兄弟曹操点破自身的窘境,许攸脸色一僵,不知道该如何回话。
“唉,孟德贤弟说的不错,我正是仓皇出逃。”过了许久,许攸幽幽一嘆,十分无奈的对著曹操说道。
“本初事发之后,身边人一个接一个的被抓捕,我这心里也是不安,结果前几天郑泰也被捕了,我担心继续留在洛阳被捕的下一个就是我,所以想著去冀州王芬那里避难几天。”许攸也表示我不是赖上你曹操,我只是途经河內都,过几天就会继续动身前往冀州,不用担心我请求你藏匿我的行踪。
“郑泰这么晚才被抓捕倒是让我有些惊讶。”曹操毫不意外的说道。
“殿下被刺杀一事你事先可曾清楚?”曹操接著问道,眼睛打量著许攸的反应,想知道许攸有没有参与到这件事来。
如果许攸真的参与进来,那曹操也不得不直接让人在这里抓了许攸,放走一个跟袁绍交好的土人是一回事,放走一个谋划刺杀案件的人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以后殿下知道此事,那殿下该如何看待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