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气煞我也(2/2)
曹操当时人都麻了。
太子府卫队护送皇后逃离洛阳!
光是想想就能让曹操有些战慄,但是现在他爹不仅没有夹紧屁股小心翼翼地做人,反而直接来到了漩涡的中心位置,生怕別人注意不到曹家似的。
皇家都扛不住这股风波,他们曹家何德何能去参与到这样的事情中来?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太子已经平叛成功,甚至还取得了对鲜卑的大捷,这让曹操內心多多少少多了一点踏实的感觉,太子的战功应该能够压制住洛阳的局势。
但是他家也不能就这样出现在漩涡中心啊!
曹操觉得他爹很蠢,但是他爹又不自知,这让他更加无奈,他爹做这件事之前也没有跟他商量一下,现在说什么都迟了!
“没有这么严重吧?”丁夫人不知道自己的丈夫为什么会这么说,她也不是寻常人家的女子,
也接触过政治,她父亲也没有在信里说什么,丁夫人觉得曹操可能是自己嚇自己。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曹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即便是面对自己的妻子,他也没有將太子安排的事情说出来。
“那我们要怎么做?昂儿要不要送回沛国?”丁夫人见曹操没有解释,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丈夫,她现在只想知道他们一家要做什么事情来躲避丈夫口中的风波。
曹昂是她的继子,自幼就跟著她生活,她也將曹昂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她也想保证自己儿子的安全。
“暂时不用,河內郡离京城还有一段距离,殿下也即將领兵返回,暂时还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曹操犹豫一下,还是说道。
他现在也是河內郡太守,京城即便有动作,也会顾忌他的身份和河內郡的部队,他们一家在河內都还算安全。
殿下亲自跟他说这种事情,要是他现在把儿子送回老家,那殿下只会觉得他曹操不可用,甚至还有背刺的意味!
如今士人那边肯定接纳不了曹家,要是殿下也觉得曹家不能信任,那曹家可就算真的完了!
曹操这边在头疼,刘辩那边也在头疼。
都守位置都好处理,幽州刺史更是早早就找好了人选,但是护乌桓校尉又该选谁?
护乌桓校尉的要求不仅得会打仗,还得懂得安抚人心,同时也得有足够的威镊力!
之前叛乱的四个乌桓首领已经全部被弄死,苏仆延和乌延即便已经逃回老家也被刘辩派人逮出来,让乌桓人审讯好罪名后弄死了这二人,隨后又將这两人的部落拆分分封给了这次与鲜卑作战有功的乌桓人手里,也完成了对叛乱乌桓人的全部清算。
但是他马上就要领兵返回洛阳,现在还在犹豫究竟让谁担任这个职位?
宗员基本符合他的要求,但是人家毕竟是左中郎將,还是打了胜仗的左中郎將,没理由战后还给人家降职,传出去多少有点太子打压功臣的嫌疑。
公孙瓚的缺点和优点都很清楚,都是敢打敢拼,但是护乌桓校尉不能一味的强硬,还要懂得处理与乌桓人之间的关係,胆大心细的公孙瓚是真的有可能干出逼反乌桓人的事情的!
这里的胆大心细是一个名词,公孙瓚为人豪爽是一方面,心眼小也是另一方面,跟袁绍一样都是庶子出身的公孙,自幼养成的性格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公孙瓚比袁绍的情况还要恶劣一些,袁绍毕竟过继给了袁成,对外也是袁家嫡子,公孙瓚可没有这个待遇。
“殿下,公孙都尉求见。”正想著公孙瓚,侍者就通稟说公孙瓚过来拜见。
“让他进来吧。”
“臣公孙瓚拜见殿下。”公孙瓚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对著刘辩行礼。
百马义从已经从辽东赴到卢龙塞附近,他现在就是要將这支义从军队交给殿下。
从苏仆延和乌延的处理过程中,公孙瓚也知道殿下虽然不说,但是肯定一直记著义从军队的事情。他也不敢再继续拖咨,直接让百马义从赶紧过来。现在他有著战功打底,还能让处理轻鬆一点,等过段时间殿下再提起这件事,到时候的处理方式肯定会从严从重。
以后还要在殿下手下混,公孙瓚不想给大领导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起来吧。”刘辩隨后又让公孙瓚坐下。
公孙瓚坐下之后就开始说起白马义从的事情,表示叛军平定之后他就让人传信回去,现在这支义从军队已经来到了卢龙塞。
刘辩似笑非笑地看了公孙瓚一眼,叛乱都平定多长时间了,辽东郡的苏仆延和乌延都被他派人抓了过来,別说这是一支精锐骑兵部队,就算是步兵部队,这么长的时间都够两个来回。
现在才跑来跟他说义从部队到了,恐怕是看到苏仆延和乌延的下场才决定把这支义从军队交出来的。
不过刘辩也理解,毕竟这是一支私军,任谁也不会白白把自己培养出来的私军充公,公孙氏的人能这么容易就交出来自家的私军,也算对得起他领兵坐镇卢龙塞的威。
公孙氏再厉害,在张纯祸害辽西郡的时候也没有反抗的能力,辽西五城里可有公孙氏大量的利益,但是被张纯占了便宜也不敢反抗,毕竟人家张纯手里真的有兵,而且真的杀了好几位太守!
看著刘辩的笑容,公孙瓚顿时冷汗增增,殿下真的没有忘记这件事,或者说他让这支部队来卢龙塞的路途殿下都是一清二楚的。
“公孙氏在幽州的影响力很大啊,没有孤的命令,居然还能將一支部队送到卢龙塞区域”刘辩慢悠悠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