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平羌之要在於平陇(3k)(1/2)
第80章 平羌之要在於平陇(3k)
刘辩没有想到自己只是想著袭扰一下叛军粮道,这帮叛军居然就会选择撤兵!
有这么打仗的吗?
“难道那群人以为我要围歼他们?”刘辩內心甚至不止一次地產生这个想法。
这没道理啊!
这帮叛军堵在陈仓这么久都没有撤退的想法,甚至把他堵在营里骂了十几天,他就只是让部队稍微挪动了一个扎营地点,这帮人就要撤退。
刘辩想不通叛军的脑迴路,他手下的这些將领也想不通叛军的决定,怎么就突然撤退了呢?
叛军怎么想的刘辩不知道,但是平静的生活没有持续几天,一道十分艰难的选择题就摆在了刘辩面前。
他得担当起主將的责任,去做叛军撤退给出的选择题目:
他要不要追击撤退的叛军?或者说,他要採取怎样的追击方式?
穷寇莫追,但是富寇追起来也很麻烦,叛军眼下还保留著绝大多数的实力,
一旦追的太急,叛军很有可能会设伏,將追兵一网打尽。
而如果放任叛军安全撤退进入凉州,汉军的补给线就会拉长,这样就会给叛军伏击粮道的机会。十万大军听起来很厉害,但是一旦补给跟不上,那就会导致大溃败。
刘辩无法做出选择,但是局势又要求他立即做出选择,叛军骑兵眾多,只要耽搁一两天,那汉军就再也追不上。
而因为这个问题,刘辩手下的校尉们也各抒己见,將优势与劣势明明白白的摆在刘辩面前。
“皇甫將军,少傅,你们以为该当如何?”刘辩將选择题交给手下,他需要两人在进言的时候让他下定决心。
选择题的答案已经掌握在他手里,但是他需要一个说服自己选择这个答案的理由。
皇甫嵩的答案是追,立即追,若是放任叛军安然无恙地进入凉州,那攻城拔寨的对象就变成了汉军,届时难度就要提升数倍。尤其是叛军骑兵眾多,骚扰粮道的话汉军坚持不了多久。
对付羌乱只能依靠骑兵,这是凉州人在百年羌乱中得到的经验,用步兵连叛军的影子都摸不著,但是现在大军里步兵依旧是大部分,骑兵只有三万。
皇甫嵩的选择有些超出刘辩的意料,他没想到一向成熟稳重的皇甫嵩居然会选择风险如此高的方案。
太子少傅刘陶的答案是慢慢追,眼下叛军实力犹在,一旦叛军反手一击,那么追击大军就整顿不了阵势,很有可能就会全军覆没。
刘辩听著皇甫嵩和袁的话语,看著舆图,最终將目光定格到了陇西郡那里。
陇西易守难攻!
一旦让叛军全须全尾的进入陇西,那么这场羌乱就再也没有平息的可能,朝廷支撑不起一场持续三五年乃至更久的平陇战爭。
这次羌乱的源头就是陇西郡,只有將陇西彻底清扫一遍,这场羌乱才能有平息的可能。
不然就是他前脚离开,羌乱后脚再次爆发,朝廷又得出钱粮招募军队。
钱粮的事情还好说,问题是他这位太子的威信!
他只要班师回朝,那就证明他已经平定了羌乱,但是前脚走后脚羌乱又起,
那无疑在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太子假报功勋!
无论是战败还是假报功勋,都会对他的威信產生极大的动摇。
甚至刘辩战败的后果更轻一点,也可以有理由遮掩。他的年纪摆在这里,又从来没有统领过大军,是天子一意孤行让太子领兵出击,错误不应该归咎在太子身上。况且胜败乃兵家常事,谁又敢保证自己领兵一定胜利?
所以太子本身的责任很少,现在也不是追究太子责任的时候,朝廷应该再度准备钱粮徵召大军平叛,至於太子的问题等到叛乱平息之后再去考虑。
但是假报功勋就不一样了,这意味著刘辩有意作假!
刘辩是太子!
太子是储君,连储君都这样糊弄朝廷,那朝廷上下又该如何选择?
“平羌之要在於平陇。”刘辩拿起木棍,指著舆图上陇西郡的位置,开口结束了刘陶和皇甫嵩的爭论。
皇甫嵩和他的决定一样,那他就不用多费口舌,他只是要说自己选择快速追击的理由。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知道了刘辩的態度,光武皇帝尚且要费十年时间才能平定陇西,他们这些人又得费多长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