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养寇自重(3.4k)(2/2)
但是刘辩用不了宦官!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酵,宦官的名声已经臭不可闻,真正有才能的人肯定不会投靠宦官,天下人皆欲除之而后快,而且宦官的品行也確实是一个大问题!
刘宏为了活命使用宦官发动政变,之后也只能依靠宦官来管理朝政。但是他不一样,
他大概率会是以太子的位置名正言顺地登上帝位,並且他的太子府能够培养出一批听他命令的人,他可以用这些人来管理朝政。
贾谢以后估计也会万眾攻计,毕竟朝廷的利益就那么多,贾谢带著人吃一些,就会有另外一些人损失,这无疑会让掌握舆论的那批人发动对贾谢的攻计,成为天下奸贼。
这也是一个“大人物”应该有的特质,有多少人讚美他,就会有多少人毁他。
但是有他这个“天子”在后面扶持,贾翊的权势以及名望会稳如泰山,最终和他一起铭刻在歷史的丰碑上!
或者给他陪葬,成为諂媚君上的亡国小人!
现在就从凉州人开始,让这些凉州人除了董卓和皇甫嵩还有一个选择,甚至这个选择要更好一点,完全可以通过贾谢背后的刘辩进入朝堂。
贾翊的威望还差一点,毕竟到现在贾谢也不过养望五个月,还是一颗骤然飘起的流星,比不上董卓和皇甫嵩多年的耕耘,但是对凉州人已经足够。
贾翎也是凉州人!
他让贾谢找的人也是贾翊信得过的人,也就是至少跟贾谢的关係较为亲近。
贾翊是模范,是旗帜,贾翊招过来的人也会成为模范,成为风向標,让所有凉州人知道太子身边也可以有其他凉州人的位置!
靠拢他或者靠拢皇甫嵩,这就给了凉州人选择,尤其是他这边的前途看上去更顺畅一点。
拉拢一部分凉州人心,再用杀戮震另一部分的人心,让他们知道跟太子作对的代价,这样凉州至少能安稳数年。
“殿下,臣———”贾翊刚要说话,就被刘辩拦住了。
他愿意为刘辩做任何事,但是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庞然大物,自己身边若是聚集一大群人,可能会绊住刘辩的手脚。
贾谢清楚地知道有些事情不是以人的意志就能决定,如果他身边有了一个集团,那这个集团就会推著他往前走,推动他去爭夺利益,最终不可避免地损害到刘辩的利益。
“贾卿,你我君臣之间无须如此,你举荐的人一定是有才能的人,也是我能信得过的人。”刘辩用那双明亮的眼晴看著贾翊说道。
“臣知道了。”贾翊沉默片刻,隨后拱手拜道。
既然殿下要他做这件事,那他就要將这件事做好!
他不知道之前有没有君王有没有这么信任过一个臣子,刘辩的信任来的如此突然如此猛烈,他有时也在疑惑自己凭什么能够得到刘辩如此的信任。
一个十三岁的小孩也许表演痕跡很重,也许心机无法埋藏在心里,但是这个小孩已经给了他所有的信任,这个小孩会在他面前露出符合这个年龄段该有的样子。
太子也会累,也会有脾气,但是这些都没有在他面前隱瞒,这不是一个君王应该表现出来的样子,君王不应该在臣子面前表现出虚弱。
但是刘辩就是理所应当的表现出来!
只在他一人面前表现出来!
“嗯。”刘辩应了一声。
贾翊跟他心连心,他跟贾翊玩脑筋!
贾谢已经不是二三十岁的小伙子,不会被几句话就激起雄心壮志,他再过几个月就四十岁,四十而不惑!一些常规手段已经无法深入贾谢內心,只有採取更极端的手段才能让贾谢归心。
凡事有利则有弊,年龄小在大多数时候都是一种劣势,但是现在就是一种优势,利用年龄小来激起贾翊的爱护之心,巨大的身份差距下这种情感也会更加牢固。
而且等他壮年之时,贾谢已然衰老,届时放手到贾谢手里的权力也能全部收回。
“今天给父皇的奏疏也得写了,为我准备笔墨。”刘辩换了一个姿势,坐直了身体,
对著贾谢说道。
每天一份奏疏不能停,这是打消刘宏疑虑的最好办法。
贾翊隨即叫人送笔墨过来,亲自给刘辩磨墨,贾谢没有去看刘辩的奏疏內容,虽说是奏疏,但是这也是家书。
刘辩將今天除了他跟贾翊商议的內容全部写好,签上名字盖上印,隨后就让贾谢封装送出去。
如果让刘宏知道这件事是养寇自重,他不太確定刘宏会怎么处理,但刘宏无疑会很愤怒,这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所以这些事情就交给他这个好大儿来处理吧,等到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他再跟刘宏匯报这件事。
时时刻刻为父皇著想,他可真是一个大孝子!
太子卫队的人每天都会將奏疏送回洛阳,往返不停,浪费点人力物力不算什么,他得让刘宏对他保持信任。提前一天將羌乱平定,省出来的钱粮就足够支持这些送信之人跑上十几年。
“我先去睡一会儿,要是有什么文书贾卿你先帮我处理一下,实在紧急的话就叫醒我。”刘辩將印璽收好,对著贾谢说道。
他还处在发育期,这个时候要保障充足的睡眠与营养,不然未来想要弥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至於印璽,还不能给贾翊,他很信任贾翊,但是关乎名、器之事,还是他亲自操办吧,不然这会害了他和贾翊的感情。
“殿下先去休息吧,这里有臣看著。”贾翊回道。
刘辩起身前往后堂,將此地留给了贾谢。